《元史·王克敬传》原文及译文

《元史·王克敬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
王克敬,字叔能,大宁人 。既仕,累迁江浙行省照磨,寻升检校 。调奉议大夫、知顺州,以内外艰①不上 。除江浙行省左右司都事 。延祐四年,往四明监倭人互市 。先是,往监者惧外夷情叵测,必严兵自卫,如待大敌 。克敬至,悉去之,抚以恩意,皆帖然无敢哗 。有吴人从军征日本陷于倭者,至是从至中国,诉于克敬,愿还本乡 。或恐为祸阶,克敬曰:“岂有军士怀恩德来归而不之纳邪!脱有衅,吾当坐 。”事闻,朝廷嘉之 。番阳大饥,总管王都中出廪粟赈之,行省欲罪其擅发,克敬曰:“番阳距此千里,比待命,民且死,彼为仁,而吾属顾为不仁乎!”都中因得免 。拜监察御史,寻迁左司都事 。
泰定初,出为绍兴路总管,郡中计口征盐,民困于诛求②,乃上言乞减盐五千引 。行省檄克敬抽分舶货③,拗蕃④者例籍其货,商人以风水为解,有司不听 。克敬曰:“某货出某国,地有远近,货有轻重,冒重险,出万死,舍近而趋远,弃重而取轻,岂人情邪!”具以上闻,众不能夺,商人德之 。擢江西道廉访司副使,转两浙盐运司使,首减绍兴民食盐五千引 。明年,擢湖南道廉访使,调海道都漕运万户 。是岁,当天历之变,海漕舟有后至直沽者,不果输,复漕而南还,行省欲坐罪督运者,勒其还趋直沽 。克敬以谓:“脱其常年而往返若是,信可罪 。今蹈万死,完所漕而还,岂得已哉!”乃请令其计石数,附次年所漕舟达京师,省臣从之 。入为吏部尚书,乘传至淮安,坠马,居吴中养疾 。
元统初,起为江浙行省参知政事,请罢富民承佃江淮田,从之 。松江大姓,有岁漕米万石献京师者,其人既死,子孙贫且行乞,有司仍岁征,弗足则杂置松江田赋中,令民包纳 。克敬曰:“匹夫妄献米,徼名爵以荣一身,今身死家破,又已夺其爵,不可使一郡之人均受其害,国用宁乏此耶!”具论免之 。
(选自《元史?王克敬传》,有删改)
译文:
王克敬,字叔能,大宁人 。出仕以后,多次升迁到江浙行省照磨,不久升任检校 。调任奉议大夫、顺州知州,因遇父母丧事未去上任 。被授予江浙行省左右司都事 。延祐四年,前往四明监督百姓与日本人的贸易往来 。在此之前,前往监督的官员担心外国人的心理不可揣测,认为一定要严密部署军队自卫,如同防备强大的敌人一样 。王克敬到任后,将军队全部撤走,用恩惠安抚他们,日本人都俯首收敛,不敢#from 本文来自,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 end#喧哗闹事 。有一个从军征讨而身陷日本的吴人,此时跟从日本商人来到中国,向王克敬申诉,希望回到家乡 。有人担心这会成为祸端,王克敬说:“哪有士兵怀念国家恩德希望回归祖国却不被接纳的呢!如果有什么祸患,我承担罪责 。”此事上报朝廷,朝廷赞许他 。番阳出现严重饥荒,总管王都中取出官仓的粮食救济饥民,行省官员想治他擅自打开官仓的罪,王克敬说:“番阳离此地有千里之遥,等到行省发布命令,饥民将会饿死,他做了仁爱之事,而我们却反而要做不仁之事吗?”王都中因此得以免罪 。被授予监察御史,不久调任左司都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