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姚天福传》原文及翻译

《元史·姚天福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
姚天福,字君祥,绛州人 。父居实,避兵徙雁门 。天福幼读《春秋》,通大义 。及长,以材辟怀仁丞 。至元五年,诏立御史台,以天福为阁管勾,寻拜监察御史 。每廷折权臣,帝嘉其直,赐名巴儿思,谓其不畏强悍,犹虎也 。仍厚赐以旌其忠,天福曰:“臣职居抨弹,惟负爵禄是惧,敢贪厚赏,以重臣罪?”
时御史台置二大夫,纲纪无统,天福言于世祖曰:“古称一蛇九尾,首动尾随;一蛇二首,不能寸进 。今台纲不张,有一蛇二首之患 。陛下不急拯之,久则紊不可理 。”帝诏玉速帖木儿及孛罗谕之,孛罗以年幼自劾 。天福时按行畿内,有出使者凌民取贿,天福乃易服间行得其状,奏戮之以徇,豪右慑服 。
十二年,诏罢各道按察司,天福白大夫玉速帖木儿曰:“是司之设,所以广视听、虞非常,虑至深远,不但绳有司而已也 。”大夫骇然曰:“微公言,几失之 。”夜入帝卧内,奏其言,帝大悟,诏复立之 。权臣不悦,左迁天福朝列大夫、衡州路同知,不就,起为河东道提刑按察副使 。时北鄙兵兴,转输烦急,河东民苦徭役 。天福以反侧为忧,劾执政失计,奏罢其役 。征拜中顺大夫、治书侍御史 。
十六年,江南既平,授嘉议大夫、淮西道按察使 。淮甸当兵冲,将吏有豪猾为民害者,悉铲除之,民大悦 。转湖北道按察使,发省臣赃事数十以闻 。帝以其尝有勋劳,特原之,而流其党与,州郡称治 。二十年,迁山北道按察使,其民鲜知稼穑,天福教以树艺,皆致蕃富,民为建祠,而刻石以纪之 。二十二年,入为刑部尚书,寻出为扬州路总管 。二十六年,复为淮西按察使,按巨奸一人,没其家赀,政化大行 。
二十八年,桑哥败,考讯党援,平阳为多,以天福为平阳总管,俾穷治其事 。俄拜甘肃行省参知政事,以母老辞 。三十一年,授陕西汉中道肃政廉访使,寻除真定路总管 。真定驿传之需,多为民害,天福更议措置之方,使不扰民,宪长争之 。省臣以其事闻,诏从之,颁其制为天下式 。大德二年,授江西行省参政,以疾辞 。四年,拜参知政事、大都路总管,兼大兴府尹,畿甸大治 。后之尹京者,以天福为称首 。六年,以疾卒,年七十三 。
初,天福拜御史时,其母戒之曰:“古称公尔忘私,委质为臣,当罄所衷,以塞其职,勿以未亡人为恤,俾吾追踪陵母,死之日犹生之年也 。”天福亦请于宪府曰:“监察责当言路,有犯无隐,苟获谴,乞不为亲累 。”或以闻,帝叹曰:“巴儿思母子虽生今世,其义烈之言当于古人中求之 。”
【《元史·姚天福传》原文及翻译】(节选自《元史 列传第五十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