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史·列传第五十七《申徽传》原文及译文( 二 )


孝武初年 , 文帝和他交谈 , 认为他是个奇才 。文帝观察申徽深沉细密有度量 , 每逢有事都很信任地委#from 本文来自 , 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 end#托他去办 , 于是做了大行台郎中 。当时军队和国家刚刚建立 , 幕府的事务很多 , 四方文书檄文都是申徽写的 。河桥之战 , 朝廷的大军出师不利 , 近侍官吏逃散得很多 , 只有申徽不离左右 , 魏帝称赞他 。(大统)十年 , 升任给事黄门侍郎 。
刘彦不接受征召命令 , 又在南方勾结吐谷浑 , 将要图谋叛乱 。文帝动用大军镇压比较困难 , 想用灵活的谋略擒拿他 。于是让申徽做河西大使 , 秘密命令申徽谋取刘彦 。申徽率轻骑五十人出发 , 到了以后 , 住在宾馆 。刘彦见申徽单独一人来做河西大使 , 就不怀疑他 。申徽就派一个人暗暗地劝刘彦归附朝廷 , 用来揣测刘彦的意图 , 刘彦不听从 。申徽又派人赞助促成刘彦到宾馆商事 , 刘彦就听从了他 , 于是来到宾馆 。申徽先前已和瓜州的豪门大户秘密商议捉拿刘彦 , 于是就呵叱捆绑了刘彦 。刘彦说自己没有罪 , 申徽一一列举他的罪状说:“你没有一点点的功劳 , 却掌管着一方重要的权力 , 依仗着地方偏远做一些违背欺骗朝廷的事 , 不恭敬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 却杀害朝廷派的人 , 轻视朝廷的命令 。统计你的罪行 , 实在是杀了你也抵不了你的罪行 。但在我接受朝廷的命令那天 , 本是要我把你送到朝廷 , 遗憾的是我不能立即申明法度将你惩处 , 来向边地的百姓谢罪 。”于是宣读诏书慰问官吏、老百姓和刘彦的下属 , 又说大军接着就到 , 城内没有一个敢闹事 。
十二年 , 因为申徽讲信用 , 与边地的老百姓关系融洽 , 被任命为瓜州刺史 。申徽在瓜州五年 , 以身作则 , 勤俭节约 , 边地的老百姓乐来而安定 。申徽性情勤奋 , 在做官期间 , 文书案卷不论大小都要亲自查看 , 因此事情没有拖延的 , 官吏不能做邪恶狡诈的事 。后来虽然达到公卿的职位 , 但这个志向一点不松懈 。出京城做襄州刺史 。当时南方刚刚归附 , 旧风俗官员都相互交往馈赠钱财 。申徽性情廉洁谨慎 , 于是就画了(廉吏)杨震的像放在寝室且来自我告诫 。等到被替代回京 , 老百姓和官吏送他的人几十里不断绝 。申徽自以为对百姓没有什么恩德 , 内心感慨感到惭愧 , 于是写了一首诗 , 题在清水亭上 。不管年长年幼 , 听说这诗 , 都争着前来阅读 , 互相称赞说:“这是申使君手迹 。”人们纷纷抄写吟诵这首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