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师表不下泪者|读《出师表》有感( 三 )


亮点NO.4临表涕零
结尾,是军师请求自己能出征,让其它人才担当好职位 。又希望你昏君刘禅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我啊,会无限感谢你的!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
后记
作为刘备的后人,我的心也碎了 。感谢诸葛孔明,感谢忠臣们!每每想到刘禅那句这里好好,我再也不想念蜀国了!我的拳头捏紧了,他怎么能对得起先帝刘备与孔明呢!

读《出师表》有感3
《出师表》一文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在北上出师伐魏前给皇上刘禅的一个表又称《前出师表》,文中内容振奋人心,表现了诸葛亮勇于进取的精神和修明政治的主张,以及忠心报国、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和他不求富贵,安贫乐道的品质 。出师一表真名世是诗人陆游对诸葛亮《出师表》的赞扬 。
从不求闻达于诸侯者出,诸葛亮身为丞相,只为天下太平、百姓安康,而不是为了自己享受富贵荣华,可见诸葛亮的品质,是历史长河中的所有忠志之士不能相比的 。
而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一句中则可看出诸葛亮誓死忠于蜀国 。此忠诚之心,世间罕见,虽然古今以来,也有如此臣民,但像诸葛亮这般,愿以死报于国家的,也是屈指可数,杳杳无几的 。由此可以看出,诸葛亮即使死也要统一三国、兴复汉室、北定中原的远大抱负和志向 。
诸葛孔明对朝廷文官侍中郭攸之、侍郎费祎、董允等人和上将大督都向宠的称赞和劝后主重用他们的言语,则表现出武侯并非嫉妒能之辈,而是希望后主知人善任,把他们安排在适当的职位上,能报效国家,使国家兴旺昌盛,这足以表现出诸葛亮对自己的国家以及君主陛下的忠诚和爱戴和他对贤能的器重,不国为他们能干就认为其会对自己的权利造成威胁 。
《出师表》今天读来令人感觉荡气回肠,充满着智慧!诸葛亮真乃神人 。他虽身在草庐之中,但却十分注意观察和分析当时的社会,对外界的形式了如指掌,且在刘备三顾茅庐之时,对当时的时局分析透彻,面面俱到 。未出茅庐,却知天下三分 。他甚至还能呼风唤雨借东风,仿佛天地万物都为他所用 。他用兵如神,运筹帷幄,能决胜于千里之外 。实在令人敬佩!诸葛亮一片丹心以求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 。因受到刘备三顾茅庐之恩,白帝城托孤之重任,为了汉室之兴竭忠尽智,效死不渝,鞠躬尽粹、死而后已这句历史名言,不知影响了多少仁人志士!他为了江山社稷,忠贞不二,呕心沥血,直到临死之前,还念念不忘江山社稷大业,为的就是报先帝的知遇之恩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亮唯一的遗憾恐怕就是没能实现刘备的遗愿了吧 。以诸葛亮的才华与聪慧,竟落得如此下场,实在是可悲啊!人无完人,诸葛亮也确实有不足,但丝毫不影响他光辉形象,因为他实在是无愧于一个值得千秋赞颂的人 。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画的淋漓尽致,细细品味,让读者仿佛进入了一种境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