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师表不下泪者|读《出师表》有感( 四 )


此时的蜀汉,国力贫弱,后主刘禅昏庸,听信黄皓之言,北方未定,汉室未兴,可谓内外交困,忧患深重 。此种情势,要想实现先帝之遗愿,匡复汉室,何其困难,这位两朝老臣心里不可能不清楚 。那么,是什么支撑着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呢?是忠诚,他对蜀汉政权的赤胆忠诚 。
回顾中国历史,忠诚美德久远传唱 。屈原悲愤交加,自投汨罗;图穷匕首见,荆轲刺秦王;苏武杖节牧羊;赵子龙长坂坡乱军救孤;魏征直言进谏,杨家将血染疆场,岳飞背刺精忠报国;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忠诚之例枚不胜举 。尽管历史上的忠诚可能会带有某种局限,但忠诚的精神却一直为人们所传扬 。
革命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地倒下了,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忠诚的篇章 。
《出师表》教后反思
这节课给我一个强烈的认识: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加以改造,应该时时创新课堂教学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非常不适合学生的学习状况 。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地讲,学生在下面就不注意听讲,没有了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效率就会非常低下 。这节课就是这样,以往我讲得口干舌燥,强调学生要注意听讲,但是仍有部分学生的心思根本就没有在课堂上,有的在玩小东西,有的随意地翻阅课本根本就没有看课文,甚至有的在小声地说话 。教室里虽然安静,但是好像思维停顿了,凝固了一般,死气沉沉 。我开玩笑地说,全班只有我一个人在学习 。由于这篇课文的内容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一些字词的意思不容易把握,翻译也就困难,因此,以教师讲解的形式来代替学习 。从学生的表现来看,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
新课改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的对话,强调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不能以教师的讲解来代替学生的学习 。这些不仅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而且还是基于学生学习状况的现实 。每一位负责任的教师都应该把新课改的理念溶入课堂教学之中 。然而,现在课堂教学的现状并不乐观,传统的、陈旧的课堂教学方式仍然存在 。包括我的课堂教学也是这样 。这反映出我对学生缺乏足够的信任,并且没有彻底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创新的意识还不够强烈 。
如果,在这节课上,我让学生唱主角,以读为主,领读,分小组对读,齐读,反复读,从读中来领会文章的内容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然后让他们分组讨论、交流、展示,引导他们参照注释翻译句子,理解重点字词句,遇到困难时再由我点拨该有多好 。只要组织得当,就一定上得精彩 。《出师表》是千古名篇,其衷情感动感人至深 。因此朗诵这篇课文应该感情充沛,声情并茂 。范读时利用多媒体图文结合读出感情,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当然学生读得较好,非常有感情感情 。学习这篇课文应该把朗诵放在首位,只要读好了,对内容也就水到渠成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