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古孙泽》原文及译文( 二 )
夏季五月,皇帝下诏在福建设立行中书省,以唆都为行中书省参知政事,乌古孙泽为行省都事 。后随唆都入京朝见世祖,世祖令乌古孙泽掌管兴化军,赏赐金织衣,来嘉奖他善于出谋划策 。那之后兴化军改为兴化路,任命乌古孙泽为行中书省总管府事 。老百姓在路上载歌载舞迎接等候他,说:“这个人是让我们重生的父母啊 。”百姓喜极而泣 。此时,兴华郡刚刚经受战乱破坏,白骨暴露在野外,乌古孙泽首先下令把他们掩埋,又发给流离失所的贫民衣食,那些被遗弃在路旁的婴儿,他设立慈幼曹,登记收养他们 。郡中一些邪恶少年喜欢干不义之事,用钱求得在军队列上自己的名字,希望日后能论功授官 。官吏怕激发事变,不敢责问 。乌古孙泽取消他们的军籍,追回授予官职,处死了其中那些特别恶劣的人,他们的贪暴行为才有所收敛 。乌古孙泽又兴办学校,召集长老及学生讲解经义,举行乡饮酒礼仪 。邻郡闻知羡慕不已 。兴化原来号称名士众多,名士们都仰慕乌古孙泽 。
御史台上奏说:“乌古孙泽奉命任职识大体,像汲长孺一样;为主将谋划周到,如赵充国一样 。可委以重任 。”于是下诏提升乌古孙泽为海北海南廉访使 。按照旧例,作为地方长官的祭田,到秋季才收租,后来却按月征收 。乌古孙泽到任三月,民缴纳给他的租米合计五百石 。乌古孙泽说:“孔子教导说,侍奉君主的人,首先是要办好事,然后才领取俸禄 。我来此任职时间不久,俸禄却有四倍,内心不安 。”于是他估量自己食用多少来收取粮食,其余的全部交给学官,(让学官)发给学生以便鼓励他们努力学习 。他常说“:做官的若不俭朴就不能保持廉洁,不保持廉则不能修养品德 。”他一件布袍穿了数年,妻子儿女衣着简朴,人们都说他,但乌古孙泽全不在意 。
至大元年,改任福建廉访使 。乌古孙泽对闽地曾有恩德,闽地百姓安居乐业 。有一个五色灵芝生长在廉访司的“澄清堂”,官员百姓认为是乌古孙泽在此执政带来的 。因母亲已年过八十,乌古孙泽就请求回长沙奉养 。一年后母亲去世,乌古孙泽悲伤过度而死 。乌古孙泽做官从承直郎做到中大夫 。死后,谥号为“正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