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螳螂捕蝉》原文翻译及道理
文言文《螳螂捕蝉》原文翻译及道理
螳螂捕蝉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再三 。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不知黄雀在其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
翻译:
吴王要进攻楚国,向左右大臣警告道:“如有人敢于进谏,就叫他死!”有一位年轻的宫廷侍从,想谏又不敢,他就怀揣弹弓到后花园去,露水洒湿了衣裳,这样过了三个清晨 。吴王知道后说:“你来,何苦把衣裳淋湿成这个样子?”他回答道:“园子里有树,树上有蝉,蝉在高高的树枝上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就在它的身后 。螳螂俯着身子向前爬去要捉蝉,而不知黄雀在它身旁 。黄雀伸着头颈要啄螳螂,而不知在它的下面有我手中张开的弹丸 。这三者都想得到自己的好处,而不顾身后隐藏着祸患啊!”吴王说:“您说得好啊!”于是停止用兵 。
整体含义
这个成语讽刺了那些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祸患的人 。对鼠目寸光、利令智昏、不顾后患这类人提出警告 。也比喻有人一心想暗算别人,却没想到有人也想暗算他 。告诉我们在考虑问题、处理事情时,要深思熟虑,考虑后果,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 。
螳螂捕蝉:
蝉:知了 。螳螂捉蝉,不知潜在危险 。比喻目光短浅,没有远见 。
黄雀在后:
比喻伺机从后面袭击,也比喻有后顾之忧 。
课文:
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对 。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from 本文来自,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 end#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可是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有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听了大臣们的议论,想去劝说吴王 。可是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
第二清晨,他拿着一只弹弓,在王宫花园里转来转去 。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他也毫不介意 。就这样,一连转了三个早晨 。
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 。吴王问道:“你早晨跑到花园里来干什么?看你的衣裳都被露水打湿啦!”
少年回答说:“禀报大王,我在打鸟 。”
吴王问:“你打着鸟了吗?”
少年说:“我没有打着鸟,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 。”
吴王来了兴趣,问:“什么事啊?”
少年说:“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 。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 。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