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不仁者可与言哉”阅读答案

“孟子曰:“不仁者可与言哉”阅读答案

孟子曰:“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葘 , 乐其所以亡者 。不仁而可与言 , 则何亡国败家之有?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 , 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 , 可以濯我足 。’ 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 , 浊斯濯足矣 。自取之也 。’夫人必自侮 , 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 , 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 , 而后人伐之 。《太甲》曰:‘天作孽 , 犹可违;自作孽 , 不可活 。’此之谓也 。”
(1)沧浪之水的清与浊 , 在孟子看来 , 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
(2)孟子引用《太甲》中的“天作孽 , 犹可违;自#from 本文来自 , 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 end#作孽 , 不可活” 一句 , 旨在说明什么道理?请简要分析 。
(3)缺少仁德的人常常是把常人所认为的危险、灾祸和国家的灭亡自认为是“安全的”“得利的”和“快乐的” , 因此才使得“ ” , 这也就是所谓的“ ” , 像这样的人 , 是难于在世间流芳百世的 。(
答案:
(1)仁与不仁 。
(2)旨在说明亲近不仁者将咎由自取 。孟子认为不讲仁义的人总是以危险为安稳 , 从灾难中牟利 , 以破亡之事为乐趣 , 与这种人交往必然丧家毁国;为人们所尊重与鄙视取决于自身内在的优劣;人不自尊 , 国家不和睦安定 , 必然导致受侮辱被毁灭 。
3、国亡家败; 自作孽
【“孟子曰:“不仁者可与言哉”阅读答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