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我们的旗帜》发现百年每一处光辉,党史学习最生动的视听教材

央视大型电影史诗专题片《我们的旗帜》,来自电影频道的专题策划,以重大历史节点为经,经典影片为纬,这一段时间,一直追到了第六集,感触颇深。
中国电影|《我们的旗帜》发现百年每一处光辉,党史学习最生动的视听教材
文章插图

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中,中国电影,始终是时代的见证者、参与者、记录者和传播者,也是党史学习最生动的视听教材之一。作为一个电影爱好者,对这档节目自然要关注的。原因很简单,从电影的角度,解构建党百年历史的发展历程,更通过电影的镜头,展现不同时代光辉岁月,了解每部电影的背后、不同时代背景下不为人知的故事。而这样大型专题片,也只有六公主能够胜任。
因为电影频道可以依靠海量片库和资料库,历时1年筹备,梳理数千部经典电影,以丰富的内容、详实的史料、珍贵的专访、精彩的讲述、权威的解读,呈现出别样的风采与看点,难怪专题片一播出,并登上了微博热搜,成为全民关注、热议、追看的现象级专题片。
中国电影|《我们的旗帜》发现百年每一处光辉,党史学习最生动的视听教材
文章插图

就拿最新播出的第六集来说,主题为《惊变》,主要内容是针对85年前的西安事变,如一波巨浪初步形成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开启了全民抗日的伟大时代。而所呈现的影片就是拍摄于1981年,由成荫导演的《西安事变》。在演员许还山的讲述和引领之下,我们来到了事变的旧址,看到了墙上的子弹孔,蒋介石当时藏身的假山,并配合着电影镜头,再度深入到那惊心动魄、改变历史的一晚,这一切仿佛时空穿越。
中国电影|《我们的旗帜》发现百年每一处光辉,党史学习最生动的视听教材
文章插图

而且我们也来到了电影之外,原来导演成荫很早就想把“西安事变”搬上银幕,当时,周总理曾提示他,趁很多当事人还在世,先收集材料把剧本做出来,片子可以之后再拍。因此导演成荫经过了多年的准备,先是将故事搬上了话剧舞台,随后才呈现在大银幕上。而且在拍摄《西安事变》时,张学良扮演者金安歌回忆:当时关于张学良只有零星的影像资料,在成荫的整理和启发下才对人物有了深刻的理解,而且电影中,在1936年,张学良亲架飞机到延安和周恩来进行秘密会谈讨论抗日,两人之间英雄相惜,以及周恩来抓到蒋介石再把胡子剪掉的情节,都是来源于当时成荫走访的历史资料。
中国电影|《我们的旗帜》发现百年每一处光辉,党史学习最生动的视听教材
文章插图

平心而论,这部电影很多史料和幕后故事,都是我们第一次听说,在新鲜之余,不得不佩服中国电影人的努力,将真实的历史,最大限度的还原在大银幕之上。而这正是《我们的旗帜》别出心裁的呈现方式,无疑更加深了我们对历史事件的记忆。
中国电影|《我们的旗帜》发现百年每一处光辉,党史学习最生动的视听教材
文章插图

《我们的旗帜》每期节目的构成,有点类似2019年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CCTV-6电影频道推出的特别专题片《足迹——银幕上的新中国故事》,每集以不同的讲述人,按照时代发展轨迹,深入一部部电影之中。《我们的旗帜》也是如此,黄晓明、张国立、惠英红、王洛勇、郭晓东、王仁君、吴军、宋轶、胡先煦、李一桐、蒋璐霞等演员作为每期的讲述人,其中不仅有重点影片的经典片段,而且也循着影片的线索,寻访到了相关的人物,包括影片的主创,包括影片人物的原型等等作为嘉宾,以影片外景地故事发生地重访的形式,用电影的视听化创作手法勾勒出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
中国电影|《我们的旗帜》发现百年每一处光辉,党史学习最生动的视听教材
文章插图

又比如第一集《破晓》,多部电影混剪,重走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探索之路,解答中国共产党为何诞生,为何成为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无论从时代发展的角度还是探究时代风貌的立场,视角很有创新性,而所选择的影片,也都是很有代表性。比如第一集《破晓》,从《谭嗣同》到《辛亥革命》,从《我的1919》再到《建党伟业》,在演员黄晓明的讲述下,新带领观众穿越电影编织的时光走廊,都是力图从时代特色乃至电影制作的台前幕后,向观众普及那段往事。
中国电影|《我们的旗帜》发现百年每一处光辉,党史学习最生动的视听教材
文章插图

又如第四集《抗联》,讲述人蒋璐霞,通过影片《赵一曼》《八女投江》《步入辉煌》的台前幕后,讲述了赵一曼、杨靖宇以及“八女”的故事,那些烽火狼烟的年代里不为人知的细节,冰天雪地中慷慨赴死的豪情,带来极大的震撼和感动,在这些故事的背后,真实记录了东北抗日联军在以大无畏的革命气概、顽强战斗的姿态,谱写了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铸就了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也写照了这个民族血战到底的反抗精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