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班主任家长会发言稿( 七 )


在某大学,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即将毕业的物理系高材生,因成绩出类拔萃,被学校选送到美国某名牌大学深造 。谁知该大学生却一口回绝,说什么也不愿出国 。拒绝的原因说来令人难以置信:他根本无法独立生活 。大学生四年中,他的衣服被褥都是妈妈定期来到学校取回去清洗 。
很显然,这位大学生是在父母的过分保护下成长起来的 。所谓过分保护,是指父母亲对子女的一切大包大揽、包办代替,像老母鸡保护小鸡一样,始终将子女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不舍得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
过分保护会严重干扰孩子身心的正常发展,产生极其恶劣的后果 。首先是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差了,动作笨拙,行为幼稚,起码的个人生活都不会料理;第二是社会化困难,社交无能,无法与他人沟通、相处 。第三是优柔寡断,缺乏自信心,过分羞怯和自卑;第四是容易产生消极情绪,陷进持久的焦虑苦闷和抑郁的心境中不能自拔;第五是缺乏道德情感,责任心淡漠,报复心较重,甚至具有盲目的进攻性行为 。
在发达国家的家庭时里,父母普遍都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 。
美国人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 。父母从孩子小时候起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到外边参加劳动 。即使是富家子弟,也要自谋生路 。美国的中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农民家庭要孩子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 。
德国人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家长从不包办代替 。
日本人教孩子“不给别人添麻烦” 。日本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 。”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 。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一个小背包 。父母说:“这是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来背 。”
3、给孩子一点纪律约束 。
家有家法,校有校规,班级也有班级的纪律 。这些规定和纪律,是同学们提高成绩的保证,学生们只有好好地遵守这些纪律,才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班级,才能够全面提高自己的水平 。加强纪律观念,做到文明守纪,就显得格外必要 。要教育学生明白,一个懂得规矩,并且自觉的遵守规矩的人,才能够时刻按照规矩办事,才能够使自己进步 。风筝要想飞得高,必须由底下的线牵引着,假如没有了这根束缚它的线,风筝只能掉在地上 。人也是这样,不要幻想什么绝对的自由,绝对的自由带来的是绝对的放纵,是绝对没有什么好结果的 。
4、把你的时间留一点给孩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