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 花蚊子来中国不到50年,人们已无法乘凉,为何不能将它们消灭?


蚊子 花蚊子来中国不到50年,人们已无法乘凉,为何不能将它们消灭?
文章图片

蚊子 花蚊子来中国不到50年,人们已无法乘凉,为何不能将它们消灭?
文章图片

蚊子 花蚊子来中国不到50年,人们已无法乘凉,为何不能将它们消灭?
文章图片

蚊子 花蚊子来中国不到50年,人们已无法乘凉,为何不能将它们消灭?
文章图片

蚊子 花蚊子来中国不到50年,人们已无法乘凉,为何不能将它们消灭?

【蚊子|花蚊子来中国不到50年,人们已无法乘凉,为何不能将它们消灭?】先看一则花蚊子“吸血”化验结果 , 也就是血的来源——64.0%为哺乳动物血 , 16.9%为鸟类血 , 15.7%为兔血 , 人血为5.2% 。 这说明什么?花蚊子的吸血“种群范围”是非常广泛 , 人类也只能说是冰山一角 。 但是这种吸血为主的花蚊子却成为了全球都很“头疼”的事情 , 那就是不仅吸血 , 它的数量还在不断增长 。
无论是在自己居住的家庭环境之中 , 还是在野外 , 我们都可以明显看到花蚊子的出现 。 同时 , 花蚊子来到中国不到50年 , 但人们已无法乘凉 , 可以想下 , 花蚊子的影响力是有多强 ,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花蚊子有多厉害 , 为何不能将其全部消灭 。
花蚊子花蚊子的称号只是我们的一个“别名” , 它的学名叫白纹伊蚊 , 也具有“亚洲虎蚊”的称号 , 这种蚊子最初是分布在东南亚地区 , 但是如今在我国也是非常常见的蚊子 , 该物种的传播力度非常强 , 在20多年的时间之中 , 已经从亚洲扩散到了世界80多个国家之中 , 并且也成为了传播速度最快的100中物种之一 。
所以花蚊子的传播非常强 , 基本上可以说明它是属于典型的“大规模入侵”的物种之一了 。 而这种蚊子非常好识别 , 盾片有中央银白纵条 , 翅基前有一银白宽鳞簇 。 所以基本上对该蚊子有初步了解的人 , 都可能看到这种物种 。 花蚊子主要活动在阴暗、避风区域 , 像室内的卧室、客厅等区域 , 严格地来说 , 只要有生命活动的区域 , 街上都可以看到它 。
虽然 , 雄性花蚊子偏吸人血 , 多在户外侵袭人体 , 但也有在室内叮咬吸血者 。 所以 , 如果如今大家无论是在室内 , 还是室外 , 如果不来一点“蚊香” , 根本就没有办法休息 , 这也就是大家说的花蚊子来到中国不到50年 , 人们已无法乘凉 , 为什么会这样 , 就是因为你这种蚊子扩散太强了 , 无论是我国南方还是在北方地区 , 特别是在夏季的时候 , 基本上都可以看到它的足迹 。
加上在天气比较温暖的时候 , 又是蚊子活动比较频繁的时段 , 所以更加没有办法生活 , 如今全球都非常害怕花蚊子 , 因为除了叮咬人之外 , 它还可能带来更大的影响 。
蚊子还可能传播各种疾病这个是可以证实的问题 , 花蚊子刺叮凶猛异常 , 并且叮咬人之后 , 会迅速让人的皮肤上出现红肿 , 如果不小心将其抓破之后 , 还可能感染身体其他部分 , 那这里就存在一个致命性的东西 , 那就是它传播了一些“疾病”或者“病毒”过来 。 根据记载数据显示 , 花蚊子曾经在我国广东地区 , 引发过登革热流行 , 部分地区的发病率达30%~40%以上 。
所以这说明花蚊子可以作为“疾病的媒介” , 然后通过自己的吸血过程 , 然后在各个被吸血的物种上进行传播 , 除了登革热之外 。 科学家已经证实 , 它们还可以通过刺叮能传播黄热病、西马脑炎、委内瑞拉马脑炎、西尼罗、罗斯河热、基孔肯亚、寨卡等多种病毒性疾病 , 所以是一个极强的、传播病毒性疾病的潜在性媒介 。
所以花蚊子并非是一种简简单单的“蚊子” , 而是可能会带来疾病传播 , 这不仅对生物会产生影响 , 也会对人类带来更大的影响 , 这是双重效应的 。
为什么不能将它全部消灭?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 , 那就是在地球上 , 各种生物的存在都具有它一定的价值 , 无论是它大还是小 , 所以无论是花蚊子 , 还是其他的蚊子 , 都具有一定的生存价值 。 主要价值可能就是食物链上的价值了 , 蚊子虽小 , 但是五脏六腑齐全 , 身上也还是有肉 。 所以它也是食物链之中的一个环节 。 例如我们常见的青蛙 , 蛇等生物 , 就会捕食蚊子 。
所以 , 这些生物生存 , 也需要蚊子来进行支撑才行 。 虽然蚊子只能算是它们食物链之中的一个小部分 , 但是少了可能还不行 。 同时蚊子力量虽小 , 也是维护地球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 所以我们只能将其控制一部分 , 也不能将其全部消灭 , 至少从食物链的角度来讲 , 这种方式是不可取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