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劳动节|五一劳动节文章;在游古月崖( 二 )
走进寨门,望见类似四合院的阁楼,条条柱子有规则的排列,支撑起一列列楼房,那些柱子已经静默了几百年,此时,望见的只是它们老去的容颜,蛀虫爬过,雨水湿过,腐朽的气息缠绕,但它们依然岿立不动,静静流淌历史 。鲜红的对联带着喜庆的味道,为这古老的楼房带来生命的气息 。石铺的庭院,造型与传统的建筑相同,左右边是回廊走道,围成天井,院正中与左右廊房都设有石阶,供登厅堂 。厅堂、门楼房、左右廊楼构成第一井,组成单元小区,既封闭又与左右前后通连 。很多人拿着相机拍照 。几个中年妇女坐在柱边剥着小笋,有游客与之交流 。看样子这里依然住着很多居民 。
二进据说为寨的中心点,门墙紧靠前厅堂后井,正中有石阶3级,上有覆龟亭雨盖 。门墙檐下施彩绘、粉墙 。正厅堂为6柱5开间,前为廊后为堂 。堂前游廊两端设门通左右别院 。并通向南、北寨门(侧门) 。堂后有高墙阻断第三进后楼院 。二井厅堂前有左右披榭、回廊 。除了长辈住房外,还是全寨举办婚丧庆典的场所,是全寨集中活动的中心 。
走到最后面,是一面墙,抬眼便是巍峨的山以及露出的一角天空,看得出来,整个寨子是沿山而建的 。转到左边,穿过破旧的木门,看见同样结构的楼院,双层楼房,独成院落,坐东向西,结构与前大门楼相同,5开间,穿斗式构架,双坡顶 。楼前左右也是双层楼,与正座楼房上下均通连 。中间是个小庭院 。有两个小女孩在那打闹 。右边的房前,有个妇女正在整理枇杷,小小的屋子放着好多筐,又黄又大,看样子今年是个丰收年 。楼下前回廊与左右别院相通 。楼上后廊与寨墙间也设有廊道、瞭望(射击)孔 。
走过每个别院,结构类似 。据有关资料介绍,全寨厅堂、楼房,累计99间,寨门除正面西大门外,还有两侧(南、北)寨门 。寨门为石枢木板门,板门用重阳木制成 。门顶有注水孔,用以注水护门以防火攻 。寨内尚有泉井1口,终年供水,大旱不竭 。
观完整座建筑,可看出寨子的规模结构严整,主从有序 。寨体坚固实用,既便于生活,又便于全寨防火、防匪 。不过,经历多年的风雨,这些土木结构的建筑已经开始腐朽,处处可见柱子墙壁被磨损的痕迹,千疮百孔的样子让人感慨 。
坐上车,东关寨在暮色中渐渐远去 。那些展现于前的久远历史如画般也在墨色中悄悄隐去 。从山林中穿过,从历史中走出,回归城市 。我们依然是一群走在迷途的孩子 。
推荐阅读
- 祝福语|老公生日祝福语简单实在短信
- 祝福语|亲人简单实在的生日祝福短信
- 秋叶读后感
- 潜伏在办公室读后感
- 千字文读后感
- 起死回生读后感
- 梦的解析读后感
- 孟尝君传读后感
- 罗兰小语读后感
- 蜡烛读后感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