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岩风景区|骑虎岩风景区

女士们、先生们: 欢迎你们到骑虎岩风景区旅游 。【斗岩风景区|骑虎岩风景区】当我们的汽车穿过这狭隘的山谷之后 , 就到达了骑虎岩的第一站——骑虎山庄 。骑虎山庄正在筹建中 , 现在大家看到的仅仅是骑虎山庄的园林小品 。这里距离骑虎岩寺大约有1.3公里 。在这奇石的世界 。每块石头都有一段迷人的传说 。“仙凡界此” ,  这是骑虎岩的界址石 , 相传是建寺院的骑虎岩和尚所划定 , 古时侯 , 选择庙址应远离人尘 , 也就是说应选择在听不到鸡鸣的地方 。这石头 , 因年代久远 , 原来“界址石”三字已模糊不清 , 后人在这石头上建起了界址碑 , 以划清凡间与仙界的界限 。“醉仙石” , 有许多不同版本的传说 。有济公的传说、吕洞宾的传说 , 还有乞丐仙的传说 。既是传说 , 就无从查证 。后来以李白醉酒的形态勒塑在石上 , 因为李白聚“诗、儒、吏、仙于一身” 。“醉仙石”后面将建造骑虎山庄 , 大家可以先看看这张效果图 , 这里将是未来的餐饮服务区 。“出水芙蓉” , 最早是山民们过河时观察水位的石头 , 俗称“莲花石” , 当“莲花石”露出水面时就可以安全过河了 。后来因河床降低 , “莲花石”大部分露出水面 。现在这一景观 , 是根据《爱莲说》中“出污泥而不染”结合佛教中圣洁人物——观音菩萨建造而成 , 目的是鼓励世人洁身自好 。“天壶” , 是建造在“别有洞天”洞顶一块大石头之上 , 只要你站在天壶底下的“别有洞天”洞口 , 仰望那晶莹透彻的水柱从天而降 , 飘飘洒洒的水雾弥漫着你的全身、直沁你的心肺 , 这时 , 所有的旅途劳顿全都烟消云散 。走过铁索桥 , 对面就是游子亭 , 这亭子对联的由来 , 在《中国对联民间故事》中全文发表 。联中寄托着海外游子对故乡眷恋之情:“凤影、仙踪、佛手 , 古岩遗神韵;晨钟、暮鼓、吊桥 , 游子动归心” 。这是主景区入口处的三星岩 。眼前,浓荫下的石洞里,“福、禄、寿”三尊石雕神象正慈祥地看着我们 , 如果你有兴致的话 , 可以向“福、禄、寿”三个石灯笼中投掷铜钱 , 以祈“三星拱照” , 它一定会给你带来好运 。假如投不准也没有关系 , 铜钱掉到前面的放生池中 , 也算是为池中的锦鲤、鸳鸯、乌龟等另类生命献上一片爱心 。“三星岩”上“骑虎岩”三个大字是原中宣部副部长、全国科教文卫体常务副主任翟泰丰所题 。骑虎岩的造园者们真是匠心独运 , 把两块再简单不够的石头布置得出神入化 , 这一块石头本是用来支撑那空心古杨梅的 , 造园者们将“古梅神韵”四个大字刻在石头上面 , 并涂上墨绿的颜色 , 这一来 , 就使这株植于宋代的杨梅古树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陈设在出水龙头上面的石头更是巧夺天工 。它横架于两块小石头之上 , 前后透漏 , 其上“圣泉”鲜红大字很醒目地吸引着游客 。这“圣泉水”是全封闭的深山泉水 , 没有任何污染 , 冬暖夏凉 , 喝一口会使你长命百岁 。骑虎岩历史悠久 , 不少文人墨客来到这里 , 寺院前面的“诗、词、联、赋长廊”就是他们历史足迹的见证 。清代举人林逢春留下“骑催千里风尘断;虎啸一声山月高”的对联 , 概述了骑虎禅师的传说 。林选粹留下的《七绝》 , 更是直接地反映了他远足骑虎岩流连忘返的心情:“飞凤岩中景色幽 , 森木欣茂水悠悠 。高山耸峙真仙界 , 所惜欢游难久留” 。我们再到寺院前的凤尾花园去参观佛手茶发源地 。站在凤尾花园向山上望去 , 你不难发现这地形多象一只振羽腾空的绿色凤凰 , 左右两座“C”形小山即凤凰的翅膀 , 我们所站的位置是凤凰的尾巴 , 寺院建造在凤凰的脊背上 , 在寺院与凤尾之间那个小土坡就是凤尾雉 , 凤凰的头朝上 , 堪舆学上称此穴为“飞凤朝天” 。大道和尚就是在凤尾雉上嫁接栽培成佛手掌茶 , 这一只石雕佛手果就是纪念大道和尚对佛手茶的贡献 。佛手茶的传奇经历在这碑文里也都有记载 。这一人多高的“茶”字石刻 , 是我国最著名的乌龙茶专家、101岁高龄的张天福老教授所题 , 旁边注有:题赠佛手茶发源地——骑虎岩 。南侧面立石是我国著名书法家刘宝麟先生所题 。前面石桌上那只石雕小茶壶和不停转动的水车 , 是象征着佛手茶是从这里发源 , 然后传播到全国各地 。走进寺院 , 你是否发现寺门是开在侧面 , 而不是开在前殿 , 这在全国的寺院建造中也是罕见的 。前殿奉侍观音菩萨 , 是善男信女祈求观音送子的地方;中殿奉侍骑虎禅师;后殿奉侍范侯仙师、含侯仙师和“玄天上帝” , 中间拿着稻穗的是五谷仙公(即神农) , 仙公原住在仙公殿 , 现在仅留下遗址 , 等待重建后仙公就可迎回仙公殿奉侍 。骑虎岩还保存着历史遗物 , 玻璃柜里那椭圆形的石头是当年大道和尚练拳的用物 , 山坳里的平地俗称“拳头埔”即是当时练拳的场所 。柜里的“吊筒”即是翻建旧寺院时留下来的 , 骑虎禅师诞辰为八月十五 , 每年的当天也是“圆仙梦”的日子 , 相传有一年的八月十五 , 李光地也来到骑虎岩“圆仙梦” , 而后重修寺院 , 此为当年李光地修复寺院时用的“吊筒” 。从边门走出寺院,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福地洞天” , 这是骑虎岩最大的景观 , 单那根大石柱就有16米高 , 石柱旁的石洞由上下两层组成 , 瀑布从洞顶直泻洞底 , 洞前那石猴栩栩如生 , 跃跃欲试 , 我们仿佛来到了《西游记》中的花果山水帘洞 , 耳边响起了猴子猴孙的嘶叫声“先进洞者为王” 。你看 , 这猴子竟如此胆大 , 跑到骑虎岩当大王来了 。但细细想来无不道理 , 原来是骑虎岩的老虎驮着骑虎禅师到西天化佛去了 , “山中无老虎 , 猴子当大王” 。难怪本地人称这里为水帘洞 。我们到洞顶去看一看 , 那里的石头是活的 , 不信先看一看刻有“石魂”字样的石头 , 旁边还有对“石魂”的注解:“红楼韵事 , 西游传奇 , 缘石而生 , 木石焉能无情” , 有感情的石头 , 不就是活着的石头吗! “欲穷千里目 , 更上一层楼” 。加紧步伐吧 , 我们的头顶就是“凌霄亭” 。站在“凌霄亭”上 , 前面是茫茫的林海 , 林海中露出的小村庄就是盛产好茶的“九百阶” , 脚下是水帘洞 , 洞前的潭水就象深山中的镜子 , 将阳光折射到密林深处 , 随着山风传来了阵阵鸟鸣声 , 骑虎岩(寺)在缕缕香烟中时隐时现 。“凌霄亭”的东面是拳头埔 , 相传这里是大道和尚和弟子们练拳的场所 。至今还留有当年练拳的大石球 。拳头埔双憩亭所有的对联都是全国名家留下来的 。他们来骑虎岩观光时 , 就在水帘洞挥毫泼墨 , 并集体创作了《虎啸凤岩》书画作品 , 给骑虎岩留下了珍贵的墨宝 。透过盛开的桃花 , 前面就是幽谷听泉 。这里简直就是小型西双版纳 , 古藤、老树、鸟语、蛙声……时而传来隐隐约约的钟鼓声、咏经声 , 使人仿佛置身于蓬莱仙境之中 。女士们、先生们 , 今天的旅程就在这听泉谷结束了 , 欢迎你们下次再到骑虎岩来 , 那时 , 修复与新建的“骑虎山庄”、“仙公殿”、“飞凤园”等景点一定会更加精彩 , 一定会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 , 一定会让你有新的惊喜 。再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