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家长会发言稿|六年级家长会讲话稿( 二 )

家长们 , 扪心自问 , 我们知道您在孩子成长中倾注了大量精力 , 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 对他们寄予了殷切的期望 , 可是您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吗?了解自己的孩子的家长请举举您的手!(好 , 咱们给点掌声谢谢!)期中考试完后 , 孩子们写下了自己的学习反思 。记得那天中午 , 我和曾老师一起阅读了孩子们写下的发自心灵的文字 , 我俩一次次地被孩子们的坦诚感动着 , 震撼着 , 时而激动得泪流满面 , 时而为他们渴求进步的呐喊振臂高呼!xxx同学在反思中说:当老师说到我数学100分的时我大吃一惊;当老师说我总分数全班第一时 , 我更加吃惊:上个学期数学94的我 , 竟考出了100分的好成绩!我想 , 这也离不开我的细心吧 。上个学期 , 我因粗心而痛失6分 。这样惨痛的教训使我刻骨铭心 。这期中考试 , 我没有再那么急于交卷了 , 而是细心地检查 , 避免了粗心 , 好险 , 终于保住了满分 。其实 , 细心知识一个方面 , 不懂就问才是关键中的关键 。在考试之前 , 不懂的就忽悠一下过去了 。直到考前复习 , 才问老师 。只有保持好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 才能保证有好成绩 。成绩只属于过去 , 我要继续加油 , 争取再考一个满分!xxx同学在反思中写道:考试是检验我们学的情况的一个手段 , 这次成绩并不代表未来 , 重要的是从考试中吸取教训 , 找出不足 , 从现在开始好好学习 , 最终到达胜利的彼岸!学而时习之 , 学完以后要时常去温习 , 我经常学完新知识 , 总忘记复习,所以造成一次一次不应该的失误 , 这次期中考试 , 又能怪谁 , 只能怪自己 。又马虎又粗心 , 应用题的第五题明明是按比例分配 , 我却不会做 , 唉!就让自己白白地失去了8分!xxx在反思中写道:唉看到那鲜红89分 , 我实在不甘心;但这又能怪谁呢?还是怪我自己 , 谁让自己平时不好好学习 , 谁让我那么骄傲 , 到头来还是自作自受啊!我明白老师们的苦心 , 在高考只差1分就会考不上大学 , 甚至找不到一份工作 。每次 , 一个人单独走在大街上 , 看着那些流浪街头 , 无家可归的人 , 我就明白:这个社会 , 这个世界 , 就这么残酷的 。没有文化 , 就会落后 , 难怪人们常说:落后就要挨打 。事实说明 , 只有努力学习 , 将来才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 。为了明天 , 为了以后 , 为了未来 , 我一定重新塑造自我 , 做一个好学生 。学生xxx在反思中写道:我的贪玩、任性 , 已经给父母添了许多麻烦与担忧 , 使他们双发已有一丝白发 。我的贪玩、任性 , 还给您 , 张老师、李老师多了一丝忧愁 。您说得对 , 我是一个没有资格笑的人 , 在同学开心地笑的时候 , 我只能默默的看着 , 默默的希望 , 68分!68分!我对不起张老师 , 我在您面前认错、悔恨 。如有机会让张老师看到这篇文章 , 我只能对张老师您说:张老师 , 请您打我一巴掌 , 让我忘掉过去 , 重新开始 , 再做您心目中的好学生 。“我只能默默地、安静地反思 , 我之前的过错 , 用实际行动来证明我的决心 。我还想对张老师说一句话:“张老师 , 我对不起您 , 对不起您对我的希望 , 希望您在明天能看到我的进步 , 看到我的认真!”进入六年级就意味着学习生活面临最紧张最激烈的开始!孩子们的生理、心理都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 。自我意识也在不断加强 , 各种环境都可能影响到他们的发展 , 他们一方面渴望自己的努力能得到周围的认可 , 能得到自我价值的肯定 , 另一方面学习成长的压力、自我完善的压力又使得他们不得不面对各种矛盾 。在众多矛盾面前 , 有些孩子不会识别主次 , 分不清轻重缓急 , 于是就开始手忙脚乱 , 情绪失控 , 心态极易变得消沉 , 表现出做事注意力不集中 , 记忆力下降 , 忙却效率低下 , 甚至出现心智的逐渐退化 , 形成恶性循环!当然 , 这个阶段如果家长老师引导得好 , 影响孩子的这些因素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关键在咱们得用心去观察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的种种表现 , 当发现他们的优点和好的做法时 , 要及时的表扬鼓励 , 不断地放大孩子们的优点 , 促使他们积极向上 , 不断进取;同时我们更应该重视孩子们成长中的困惑 , 帮助孩子树立面对困难的信心与勇气 。用爱心来呵护孩子的自尊 , 使他们对生活充满幸福感 , 对父母充满感激!当孩子心存感恩的时候 , 我们的教育就是成功的!因为孩子不再是以自我为中心了 , 他会主动关心别人的感受 。这正是一个人人格成熟的标志 , 也是一个人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重要标志!试想:一个在乎他人感受的人 , 他会不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吗?他会绞尽脑汁把父母骗得团团转吗?他会去做那些损人不利己的蠢事吗?对一个有责任心的孩子 , 我们不用担心他回家书包一放就去上网;不用担心他到处游荡令自己的亲人在家干着急 , 更不用担心他抄袭别人的作业 , 剽窃同学的试卷了!这就是教育的理想境界 , 让孩子自己学会思考做人的道理 , 建构自己正确的做人原则 , 并按照这些原则来做人 , 来做事 , 来生活!您认为呢?三、家长如何配合老师对孩子进行教育:那么 , 作为家长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应该做一些什么呢?1、加强对孩子有关吃苦耐劳精神的教育 。最后这一段时间 , 由于学习任务的增加 , 孩子肯定会觉得比平时更辛苦 。但是从人的一生来看这种辛苦 , 是孩子的一笔最好的精神财富 。我们家长要经常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 。特别是在孩子有怨言的时候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 为他们讲道理 , 使他们懂得 , 不努力、不吃苦就不会有大的收获 。同时对他们通过努力、勤奋得到的进步要表扬、鼓励 。使他们苦中有乐、苦中有希望 。2、加强对孩子们的身体健康方面关心 。学习任务的加重 , 孩子的体力消耗变大 , 适时增加平时的用餐营养 。在睡觉、穿衣等一些细节上要更加重视 , 以防孩子生病 。要知道 , 现在一感冒就会落下课 。由于时间紧 , 节奏变快 , 一旦落下 , 就很难有时间补上 。另外 , 在休息方面也要加以监督 。不要让孩子的睡眠不足 , 到一定的时间提醒孩子休息 , 控制好电视的收看 , 电脑的使用时间 。3、加强对孩子的课外时间管理 。平时看到孩子晚回家 , 一定要问清原因 , 有必要打电话与老师联系 。千万不能留下管理上的空白 。因为现在压力变大 , 有的人会自我逃避 , 去网吧、商店 , 去放松一下 , 有时应该叫放纵一下 。这样就很容易出问题 。另外一旦发现该到家时没有回家要及时与老师联系 。查明原因 , 进行相关的教育 。在星期六或星期天的休息时间 , 也要对孩子的活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掌握 。现在有一个不好的现象 , 就是一到星期天 , 学生的作业质量就特别的差 。一个星期辛辛苦苦养成一点好的习惯 , 一下子全放汤了 。可以看出星期天 , 孩子在家缺少管理 , 把学习放到了一边去了 。4、加强安全意识 。因为学习到了紧张的关键时刻 。有些学生有时要留校补课 , 在此我辛苦我们的家长朋友来学校接一下 , 以保障路上的安全 。5、用实际行动关心、帮助孩子的学习 。A平时多了解孩子的作业和测验情况,重要的是要把作业和测验打开亲自看一看,不能一问了之 。B平时有空多陪陪你的孩子 , 在旁边看一看你的孩子是如何做作业的 。特别是一些作业速度比较慢的孩子 , 更应该要多观察 , 帮助他找到根本原因 。C参与学习过程 , 进行有效的帮助 。数学知识触类旁通 , 环环相扣 , 更不能落下 , 家长们更应该多关注孩子做题的情况 , 并给予有效的指导!我们有许多家长都很有耐心 , 孩子完成好以后 , 家长认真检验 , 发现问题及时给孩子点拨 , 让孩子更正 , 直到最对了 , 孩子弄懂了 , 才签一个字 , 作为证明 。D多鼓励 , 少批评 。多正面引导 , 少横向比较打击 。敌视伴随着孩子 , 他学会争斗 。下面这段话与大家共享:嘲弄伴随着孩子 , 他羞愧腼腆;鼓励伴随着孩子 , 他信心倍增;赞美伴随着孩子 , 他鉴赏有方;认可伴随着孩子 , 他爱心常存;分享伴随着孩子 , 他慷慨大方 。E多谈心 , 减轻学习的精神压力 。6、加强对孩子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 。对待自己孩子的学习 , 要从严要求 , 严不是打 , 不是骂 。是高标准严要求 。现在许多学生在考试时不是不会做题 , 而是不够细心 。要知道 , 细心正是一种很重要良好的学习品质 。所以平时做作业时 , 作为家长一旦发现作业的质量不高一定要让他重新做好 。在家这么一抓 , 学校再来一抓 , 他没有任何可以放松的机会 , 良好的品质就容易养成 。还有学习的态度 , 也是十分重要的 。有的学生安他的能力他是能做好的 , 但因为某种不经意的态度 , 从不尽心做 , 尽力做 , 一味地以一种完成任务的态度对待学习也是有害无益的 。同时发现有厌倦的情绪 , 要及时做好思想工作 , 也可以及时与任课老师联系 。7、加强家长与任课老师的联系 。因为教师工作很烦琐 , 不一定每一天都能和每个家长联系 。这需要各位能主动通过电话和亲自来校与老师联系 , 了解孩子的情况 。以及和老师及时沟通自己的想法 。特别是有时作为家长不能接受老师的一些做法 , 或觉得有必要对老师的工作提一点改进意见 , 我想最好还是亲自与我们任科老师谈谈 。不要动不动就与校长或一些领导联系 。然后他们还是要找到我们来解决问题 。显得有点兴师动众的样子 , 把一些小事复杂化 。作为教师 , 我们也会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进行适当的调整 。在最大程度上减轻学生的负担 。最后我相信通过我们大家的努力 , 所有的孩子都能在这小学阶段最后的一段时间里能有一个让人惊喜的进步 。以一个让大家满意的成绩自豪地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阶段 。以上是我就学生们学习教育方法和各位家长交换了一些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