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犸象 这本人体百科全书告诉你人体有多神奇( 二 )


迈斯纳小体是所有人的最爱 , 它是一种独立运转的细胞团 , 可以检测到轻微的接触 , 在指尖、嘴唇等敏感区域最为丰富 。 也就是说 , 情侣指尖轻触带来的奇妙感觉 , 就来自迈斯纳小体 。
大脑有75%-80%都是水
有时候它也会欺骗你
触摸最有趣的一点是 , 爱人的触摸感觉很好 , 但陌生人做同样的动作 , 就会让你感到毛骨悚然 。 原因很简单 , 大脑并不光告诉你某样东西感觉起来如何 , 还会告诉你它应该是什么感觉 。
大脑有75%-80%都是水 , 其余的主要成分是脂肪和蛋白质 。 这三样平平无奇的物质 , 凝聚起来竟然带来了思考、记忆、视觉、审美等 。
大脑是繁忙的 , 光是静静地坐着 , 什么都不做 , 你的大脑在30秒里处理的信息 , 都超过了哈勃太空望远镜30年的工作量 。 大脑1立方毫米皮层可以存储的信息 , 相当于12亿册图书 。
当然 , 大脑有时候并不可靠 。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心理学家伊丽莎白·洛夫图斯发现 , 通过错误的暗示往人的脑袋里植入完全错误的记忆 , 完全能误导人们 。 她向人们展示孩提时的照片 , 而这些照片的图像是做了手脚的 , 显示当事人曾坐在热气球里 , 通常 , 受试者会突然回忆起当时的经历 , 并兴奋地描述起来 , 哪怕所有这些经历从未发生过 。
人类是惟一会因情感哭泣的生物
眼泪还可以帮助视觉聚焦
眼睛分为诸多零件 , 其中一些的名字为我们熟知(虹膜、角膜、视网膜) , 另一些部分更为低调(中央凹、脉络膜、巩膜) 。 究其本质 , 眼睛就像是照相机 , 前面的零件(晶状体和角膜)捕捉飞逝的图像 , 投射到眼睛的后墙(视网膜)上 , 后墙上的光感受器把图像转换成电信号 , 通过视觉神经传递到大脑 。
为了使这一切流畅运作 , 我们持续产生眼泪 。 眼泪不仅可以保持眼睑的流畅滑动 , 还可以抚平眼球表面的微小瑕疵 , 让视觉聚焦成为可能 。 眼泪分三种:基地眼泪、反射眼泪和情绪眼泪 。 基地眼泪起润滑作用 。 反射眼泪是眼睛受到烟雾或洋葱片等刺激时流出的眼泪 。 情绪眼泪名副其实 , 但它们也很独特 。 科学家认为 , 人类是唯一一种因感情而哭泣的生物 。 我们为什么会这样 , 是眼泪的一个未解之谜 。
女性比男性多50%的脂肪
就连拎包的方式都跟男性不同
男女两性在许多方面毫无疑问非常不一样 。
健康、匀称的女性比健康、匀称的男性多50%的脂肪 。 这不仅使女性显得更加柔美 , 还让她们有更多的脂肪储备 。
女性的骨骼磨损得更快 , 尤其是在更年期之后 , 所以她们晚年更容易骨折 。
女性患老年痴呆症的概率是男性的两倍(部分原因是她们的寿命也更长) 。 她们代谢酒精的方式不同 , 意味着她们更容易喝醉 , 而且比男性更容易得肝硬化等酒精相关的疾病 。
女性就连拎包的方式都跟男性不同 。 据说 , 女性臀部更宽 , 这样一来 , 就必须减小前臂垂直承载角度 , 摆动的手臂才不会一直撞到腿 。
男性患帕金森病的概率更高 , 自杀的概率也更高 , 不过患临床抑郁症的概率更低 。 他们比女性更容易受到感染(不光人类如此 , 几乎所有动物都如此) 。 这或许意味着某个尚未确定的激素或染色体差异 , 也可能是因为男性总体上过着风险更大、更容易感染的生活 。
每天喝8杯水
这是一个误区?
虽然我们通常意识不到 , 但我们每天消耗大约2.5升水 。 有一个相当持久的误区是 , 人们每天应该喝8杯水 。 这个说法可以追溯到1945年美国食品和营养委员会的一篇论文 , 该论文指出 , 这是普通人平均一天的摄入量 。 其实论文里的“8杯水” , 有一半是来自食物(比如你吃的水果、喝的汤) 。 2017年 ,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斯坦利·戈德法布接受采访时表示 , 当时人们没弄清楚必需摄入量的概念 , 爱说在饮食摄入的液体之外再喝8杯水这个量 。
喝太多水其实有害无利 。 正常来说 , 你的身体能很好地维持液体平衡 , 但有时人们会摄入太多的水而肾脏无法足够快地排掉水分 , 最终便错误地稀释了血液中的钠含量 , 引发低钠血症 。
我们为何对屁的味道如此敏感
这个问题还没有答案
肠胃胀气 , 俗称放屁 。 屁主要由二氧化碳(最高可占到50%)、氢(最高可占到40%)和氮(最高可占到20%)组成 , 不过 , 具体比例因人而异 , 甚至因日而异 。 大约1/3的人会生成甲烷(这是臭名昭著的温室气体) , 而其余2/3的人则不会生成这种气体 。 屁的气味主要由硫化氢构成 , 尽管硫化氢只占排出气体的百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三 。 高浓度的硫化氢(如沼气中的)是高度致命的 , 但我们何以对微量硫化氢如此敏感 , 这个问题尚有待研究解决 。 更奇怪的是 , 一旦硫化氢上升到致命浓度 , 我们又根本闻不到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