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大家谈:刹住“不落腰包的腐败”

人民日报大家谈:刹住“不落腰包的腐败”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领导干部在查摆问题时有一个现象:反思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问题多,剖析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问题少 。是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在现实中不突出吗?恰恰相反 。从大量的读者来信、网友邮件来看,群众对后“两风”尤为痛恨,大力惩治的呼声强烈 。特别是不少享乐奢靡之举,常常打着“工作需要”的幌子,往往借口“没进自己腰包就不是腐败”,听起来冠冕堂皇,实际上是自欺欺人 。
【人民日报大家谈:刹住“不落腰包的腐败”】扫除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除了认真照镜子、洗洗澡、严剖析之外,恐怕还需要正视群众的呼声,认真梳理各种借工作之名、行享乐之事的现象,坚决肃清随波逐流、自堕奢靡的思想 。若放任这些问题,干部与腐败就只有一线之隔 。
下期大家谈将对准民主生活会话题 。你心中的民主生活会应该谈论什么样的话题?你开过的民主生活会有什么改进的空间?请广大读者继续献言 。
“畸形之礼”亟须抛弃
张有志
一些干部总有这样的感觉:上级领导来检查,不招待一下,不多敬几杯酒,不送点小礼物,于“礼”不合,不妥 。如果拒绝这些“礼”,便会被认作是不懂礼貌、不近人情,就得不到领导和同事的支持,下一步工作也很难顺利开展 。
这种“礼”文化,让干部非常尴尬却又无可奈何 。于是就有了“鲍鱼饭局吃得累、做梦都想喝小米汤”的官场怪相 。我们不禁质疑,这个“礼”是真“礼”吗?自古君子之交淡如水,舍小利而成大义 。以“礼”之名胡塞乱花公帑,属于望文生义曲解“礼”,表面衣冠楚楚,实则虚情假意,相互利用,借吃喝玩乐来满足一己之私 。
“礼”文化在传承中走了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难以一朝一夕改正,但这并不意味着行礼送礼之风无药可治 。关键是要激浊扬清,不逾底线,重新树立起遵法守纪的行政文化和清白朴素#from 本文来自,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 end#的交往礼仪 。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付诸努力,定可以戒除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背后的金钱文化和面子礼仪 。
重视职务消费“黑洞”
张永琪
采访人员调查发现,广东四会市某街道17名党政干部,大都配有独立的办公用房 。党工委书记办公室内设卫生间和卧室,面积在130平方米以上,超过规定13倍多,党工委委员和办事处副主任办公室也超标6倍 。
也许有人会问,街道兴建超豪华办公室,问题严重吗?长期以来,一些党员干部误以为,只有利用职权“中饱私囊”才算腐败,只要钱没有装进个人腰包,吃吃喝喝玩玩,构不成腐败 。于是就催生了“只吃不带,上级不怪,只花不拿,纪律不查”的顺口溜 。这种耗费公共财力的“黑洞”,虽然“不落腰包”,也危害不小,容易滑向腐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