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漫谈读后感

教学工作漫谈读后感(一)
读了《教学工作漫谈》之后,我真切地感受到魏书生老师那哲学家的头脑、改革家的气魄、未来学家的眼光 。他那出神入化的教书育人艺术,民主科学的管理经验确实令人折服 。
一、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
魏书生日记里写道:“改变自我,天高地阔;埋怨环境,天昏地暗 。与其将希望寄托在客观条件的改变上,不如将希望寄托于挖掘自身潜能上 。”从这句话我们不难看出他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其实,反观自己,与魏书生老师相比,我们的办公条件、环境要比他优越,时间要比他充足,工作要比他少许多,但我们的工作成绩远不如他,不如他轻松 。我想这主要是自己的工作态度不如他 。正像魏老师书中写的那样:“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太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少 。”确实,回顾自己在平凡的生活和工作中,遇到不顺时就有推卸责任,出现埋怨周围的环境和别人的想法或者说是不平衡心态的现象,却不懂或者不肯从自身出发找原因,不善于改变自己来适应周围的环境 。读过魏老师的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这一短文章后,由此我也深深懂得:在遇到问题时要变换角度思考问题,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生活,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来适应老师,作为一名教育者而是要去努力适应自己的学生 。只有教师熟悉、适应学生,由此才能去改变学生,使师生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和成长 。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才能面对现实,坦然地面对班内残障学生,才能自信地工作,千方百计地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
二、做一个有特色、有个性的教师,学会“教”好书 。
魏书生是从一个农村的民办教师开始自己的教书生涯,对于教学,有的教师只重于眼前应试能力的培养,只重于分数的魅力,其实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帮助是及其微小的 。魏书生在他的教学中注重的是学生观察能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多方面智力能力的培养 。而且就这些能力,跟学生做了专门的训练,例如:在培养记忆力方面,强调学生要背一些名篇名诗 。他跟学生说:“我们读书,目的不单是为了考试,考试升学在人生旅途中不占主要的位置 。我们学习主要为了使自己成为四有人才,成为自身与国家的主人 。背一些激励人上进,教育人忘我,引导人开阔,启发人理智的文章、名句,本身就是养成完善人格的需要,是加强自身修养的需要 。同时也增加了自己的知识储备,并提高了记忆力 。”像魏老师的这种方法我和一些老师也用过,但我觉得没有他的持之以恒和深入 。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平时我们都说要培养和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但是想象力像一匹烈马,怎样驯服这匹马,我们平时只重于整体而忽视了个体差异,所以收益的也只有一部分学生 。魏书生却能掌握好手中的缰绳,视不同情况而驯好每一匹“马”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