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不如行动|党员行动的出路是群众“心动”

党员行动的出路是群众“心动”
来源: 求是理论网 作者: 朱海
【心动不如行动|党员行动的出路是群众“心动”】“四风”有违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离间了党和群众的鱼水深情,其危害甚大,必须根除 。群众心中有杆秤,除“四风”行动实不实,成效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据此,笔者认为,党员干部必须立足“真”“情”“实”,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期盼为导向,把群众“心动”指数作为检验除“四风”效果的度量尺 。“真”当秤砣,解疑心,提升群众信心指数 。世界最怕认真二字,除“四风”要“真”字当头,真行动,动真格,要真找问题,真心整改,绝不在秤砣上做文章,绝不缺斤少两,用行动打消群众疑心,提升群众信心指数 。要结合实际认真查摆是否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倾向性问题,是否存在务实不够、负责不够、作为不够、进取不够、深入不够、节俭不够等方面的不良表现,是否存在变通执行、虚假执行、选择执行、漂浮执行等不良行为 。对作风建设中发现的问题,党员干部要对照标准找差距,深入剖析挖根源,自我整改明方向 。各级党组织要深入研究解决措施,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确保改进作风持之以恒、常态推进;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要逐一核实、集中处理;对反面典型要公开曝光,严肃问责,发挥好警示教育作用 。“情”当秤盘,祛操心,提升群众省心指数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我们所做的每一项工作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党员干部要把行使权力的过程变为为民谋利的过程,要用秤盘托起老百姓最直接最现实最紧迫最关心的问题,优先掂量,把事情办好,把问题解决好,让群众省心不操心 。要坚持人民为先,人民为大,人民为重,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密切联系群众,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把权力当作责任来担,把职务当作事业来做,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坚持把让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最高追求和价值取向,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凡是不利于发展、群众不满意的,就要坚决改进、完善,甚至革除;凡是能够促进发展、群众满意的,就要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大胆尝试 。“实”当秤杆,除烦心,提升群众开心指数 。刘云山同志在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调研座谈会曾经指出“领导干部改作风要让民众得实实在在利益” 。要真正“取悦于民”就要给群众实惠,就必须不搞花架子,按刻度严格打表,是一就是一,是二就是二,把每一项事业都做成民心工程,不成为群众心中的烦心、闹心工程 。群众最重实际,党员干部应当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群众路线的要求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 。只有将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解决好,将人民群众的利益落实好,才能使党不脱离群众,使领导干部真正取信于民 。要沉到基层打基础、利长远,要用事实说话,要用行动说话,做每一件事都要不虚、不空、不偏、不走过场,要把“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落实在行动上,用老百姓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行动检验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把群众喜怒哀乐时刻放在心上,当做除“四风”的方向,转作风的目标,干工作的动力,看成效的评判,就能得到老百姓的真心拥护和支持 。(作者单位:绵阳市涪城区委组织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