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春节习俗( 二 )


在河南 , 典型的祭灶食品要首推灶糖 。灶糖 , 是一种又粘嘴又粘牙的麦芽糖 。祭灶供灶糖的原因 , 是为了粘住灶爷的嘴巴 。传说灶爷是玉帝派往人间监督善恶之神 , 它有上通下达 , 联络天上人间感情 , 传递仙境与凡
间信息的职责 。在它上天之时 , 人们供它灶糖 , 希望它吃过甜食 , 在玉帝面前多进好言 。也有人说 , 祭灶用灶糖 , 并非粘灶爷的嘴 , 而是粘嘴馋好事、爱说闲话的灶君奶奶的嘴 。
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 , 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 。每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 , 城市中的烧饼摊点生意非常兴隆 。人们挤拥不动 , 争买祭灶火烧 。农村大多是自己动手 , 发面、炕制 , 一家人热热闹闹 , 很有过小
年的味道 。
在河南 , 人们把祭灶节看作仅次于中秋的团圆节 。凡在外地工作、经商、上学的人 , 都争取在腊月二十三之前赶回家里 。能吃到家里做的祭灶火烧 , 便会得到灶神的保护 , 来年家人就能平安无事 。
开封过年
开封民间称春节为“过年” 。但是 , 过年并非单指阴历正月初一 , 还包括年头、年尾 , 从旧岁的十二月初八至新年正月初五均是年日 。旧时 , 开封流传有句俗语说:“腊八、祭灶 , 新年来到 , 姑娘要花 , 小子要炮 。”所以 , 一到“腊八” , 开封城乡便有“年味儿”了 。
二十三、祭灶官 。十二月二十三日为我国民间祭灶节 , 人们为了让灶王向天上玉皇大帝多说好话 , 家家都要摆上灶王爷的牌位 , 有的在牌位两边对子上写着“上天言好事 , 下界送吉祥” 。意为灶王爷饯行 。
祭灶过后 , 家家都忙于置买年货 , 打扫房子迎接新年 , 尤其是烟、酒、鱼、肉和走亲戚用的礼品更不能少 。置办年货一直忙到腊月三十 。于今开封仍流传有一首过春节的民谣:“二十三 , 祭灶官;二十四 , 扫房子;二十五 , 打豆腐;二十六 , 去割肉;二十七 , 杀只鸡;二十八 , 杀只鸭;二十九 , 去打酒;年三十儿 , 贴门旗儿 。”
大年三十儿惯称除夕 , 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 。以往这一天 , 开封还有诸多旧俗 。如“文官封印”、“武官封操”、“商业封门”、“说书封板”、“讨饭的封棍”等 , 诸如此类 。而民间最重要的活动除夕之夜的祭祖和守岁 。现在除夕 , 开封人仍沿袭以往许多好的习俗 。除夕之夜虽然不再“祭祖”了 。但有的互拜亲友 , 看电视 , 猜迷语 , 直至深夜 , 有的全家人团聚一堂 , 互相勉励 , 总结一年来收获 , 制定新的一年工作和学习计划 。"守岁"在新时代赋予了新的内容 。当午夜的钟声响过 , 人们争放第一挂鞭炮 , 这又意味着开封人开启未来的决心和干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