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耳日黑板报文字资料( 七 )
老年性耳聋与助听器
多次社会调查显示,听力障碍在老年人群中较普遍存在,而其受重视程度却远远不够,这就严重影响了他(她)们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进而对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所以,老年性听力障碍是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 。
那么,什么是老年性聋呢?首先老年人的定义为:年龄达到或超过65周岁的人群;老年聋是指因听觉系统老化而引起的听力损失,其病理改变主要在耳蜗及蜗后,临床表现为高频听力下降、言语识别率降低、脑干诱发电位的潜伏期延长等特点 。临床上常将老年开始出现的双耳对称的渐进性感音神经性聋,在排除其他原因后诊断为老年聋 。日常生活中主要表现为小声音听不到,大声音又怕吵,和人交谈有时能够听到声音但听不清讲话内容,言语识别率明显下降,同时有部分老年人会伴有耳鸣 。
听觉器官老化属于自然规律,目前并无逆转此过程的方法 。但并不是说,我们对老年性听力下降可以听之任之,漠不关心;也并不是说,对老年性听力下降没有任何的预防、治疗和康复的办法 。多年的临床实践表明,对老年性听力障碍,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 。
从预防的角度,在工作生活中尽量减少激发因素,能够推迟老年聋的发生 。如降低环境噪声、节制脂肪摄入、多食用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鱼类,牛羊肉等、忌酒戒烟、积极治疗体内潜在病灶(龋齿、化脓性鼻窦炎、扁桃体炎等)、劳逸结合、坚持体质锻炼、避免情绪紧张和情绪激动、忌用耳毒性药物等 。从治疗角度,维生素A、维生素E类药物、肝素、ATP、地塞米松、生物碱类药物、山莨菪碱等西药,黄芪、葛根、骨碎补、黄柏、丹参、炙甘草、山萸肉、熟地等中药对改善听力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从康复角度,科学选配助听器、人工耳蜗植入、专业化听力言语训练、听觉辅助用品的应用等都不失为一种有效解决听力障碍的方法 。
目前,感音神经性聋在老年人听力障碍中占大多数,合理使用助听器为其主要的康复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助听器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放大器,仅有放大功能 。助听器已经进入了数字时代,那么,什么是数字可编程助听器呢?首先助听器通过一根特定的连线与电脑连接,电脑内装有助听器调试软件 。当把听障者的基本资料和听力图输入电脑后,电脑会根据这些情况自动计算出助听器应放大的程度 。每一位听障者的听力损失程度都不一样,电脑会根据每个人的情况调整放大程度,损失重的频率多放大,损失轻的频率少放大,使放大后的声音更加平滑,接近自然 。助听器内也有一个电脑芯片,通过连线将电脑内的程序输入并保存到助听器中 。数字可编程助听器与传统助听器的信号放大方式不同,它将来自麦克风的电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经处理后再转换成模拟信号给受话器 。传统助听器放大声音时,无论大声音还是小声音都放大同样的分贝,这样小声音可以听到,而大声音听起来就会比较吵 。而数字可编程助听器将小声音信号多放大,大声音信号少放大,使小声音听得清楚,大声音不会很吵,听到的声音始终在听障者的舒适阈范围内 。
推荐阅读
- 2014年爱耳日主题;历年爱耳日主题
- 重阳节黑板报资料|重阳节黑板报
- 2013年爱牙日主题|2013年全国爱牙日黑板报图文资料
- 中秋节黑板报|中秋节黑板报图文素材大全
- 黑板报素材|护士节黑板报素材
- 感恩黑板报资料|护士节黑板报文字资料
- 关于地震的黑板报|关于雅安地震黑板报展
- 运动会广播稿|广播稿素材爱耳日
- 学习雷锋的黑板报|雷锋的黑板报
- 爱耳日的由来|2013全国爱耳日主题历年爱耳日主题爱耳日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