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领导读后感|《如何打造脱颖而出的品牌》读后感


我对哈佛有很强烈的好感 , 家中有很多关于哈佛相关的书 , 这本是杨老师推荐的 , 刚看完学到了一些专业的营销内容 , 特别是作者自己的观点 , 有些很犀利 , 适合我喜欢的调调 。因为我相信“反抗”一些固有思维会带来意外改变 , 这个世界 , 这个商业市场太需要真正的改变了 。不要克隆产品 , 那是一种倒退 , 一种懒惰的表现!我们需要创新、需要简单、需要熟悉却不同!

看这本书我学到了些之前没有接触到过的专业词语 , 如加法升级、乘法升级、模糊化产品等等 。幸好只是这几个词语 , 其它的都是简单易懂的方式呈现了书本内容 。我以关键词的方式来分享给大家我看此书后的所得吧!

一、盲目模仿

模仿在我的理解中最多出现在模仿歌手中 。一名新歌手一般都是从模仿开始的 , 模仿某位歌星的唱腔 , 模仿动作 。而这种模仿是一个暂时的过度阶段 , 最终歌手是要变为自己的风格 , 因为只有如此才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

商品也是如此 , 如果一味地模仿市场销量好的产品 , 没有自己的“特色”、自己的“核心点” , 那么即使成功也是短暂的 , 如同流星一般 。对品牌的塑造是不利的!

当前市场说到产品的模仿 , 虽然没有让人咬牙切齿的地步 , 但消费者心里是有抵触的 。雷同的功效 , 雷同的广告 , 雷同的形式 , 让消费者一片茫然 。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严重 , 商家们都不愿动脑筋 , 只是一味地复制别人的“成功” 。这样的盲目模仿 , 让消费者对产品品牌的依赖性越来越少 , 忠诚度下降 。

书中说有心理学家经过调查:如果让一个人每天吃一份喜欢的冰激凌 , 8天后 , 他就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喜欢吃冰激凌了 。如果你总是款待某人 , 时间长了 , 他对你就不再有感激之心 。所以 , 产品太雷同 , 只会导致消费者对产品的“麻木” , 即便买了产品 , 也是如“同床异梦” 。

产品为了防止消费的这种“麻木”反应 , 所以隔一段时间就会把产品升级 。举一个例子 , Aphone5让消费者用了不到一年就出Aphone6 , 增加一些新功能 。这是加法升级 。而另一种 , 比如手机设计出一款针对老人使用的手机这就是乘法升级 。

作者要表达的不是推崇这种升级模式 , 相反提出了质疑 , 因为当前市场产品过度分化 。过度分化最后发展到无意义的程度 。而商家却用这样无意义的产品差异包装成真正的差异 。这是一种落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