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读后感|傅杰散文选读后感( 二 )



一位到南方发展的新闻界朋友曾说,南人和北人的文章,一看便知 。我琢磨了很久,可能南人的文章技巧更纯熟,北人的文章感情更丰沛 。北人淳朴,南人精明 。傅杰北人南相,文章小巧玲珑,无技巧显示出大技巧 。“文章憎命达”,在傅杰这里失灵了 。

套用一段名言:在阶层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层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层的烙印 。每一个人的文章都只反映他生存的那个圈子的生活,()不可能有反映所有阶层生活的文章,要求文章承载那么多的内容,本身就是不合理的 。傅杰很欣赏白居易的“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说法 。文章要反映现实生活,能够反映作者的现实生活已经很难得,要求作者反映别人的生活,往往是一种苛求 。傅杰的散文是写给自己的亲朋好友们看的,也只有亲朋好友们最能理解他和他的散文 。他并没有以公共知识分子自居,读者也不能用公共知识分子的标准要求他 。傅杰的成功靠的是天赋加勤奋,是不可复制的 。同样,不要期望读了他的文章就也能像他那样成功 。从他的散文中读出上世纪上半叶知识分子的流风余韵,足矣 。您还想期待得到其他什么吗?

传统读书人上得了台面的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私下里的目标也有四个:起它一个号,刻它一部稿,捐它一个官,讨它一房小 。状元张謇说:三十岁以前读书,三十岁到七十岁做事,七十岁以后做不动事了再读书 。傅杰号也有了,稿也刻了(不止一部) 。官不靠捐,有能力自然就会担当更重的责任 。傅杰既有在大学里长期教学、起草讲话稿的经验,又有在保险业界摸爬滚打开拓创新的成就 。年届知天命,自言不再搞散文类的小玩意,要做大事情 。颇有辞赋“雕虫小技,壮夫不为”的气概 。我们期待他在更高的领域里有更大的作为 。

从未做过序言,也不敢称作序言,这只是篇读后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