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的春天|寂静的春天读后感( 二 )



在我国,人们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人们意识到我们只有在良好的环境下,才能全面的发展社会经济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就指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持续发展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1] 。十八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了环境在人类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指出建立和完善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独立进行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 。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 。健全国有林区经营管理体制,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及时公布环境信息,健全举报制度,加强社会监督 。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行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度,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 。在这些报告中都充分体现了无论是政府还是百姓都认为良好的环境是人类发展的根基 。我国在新能源方面也投入了很大的资金,不断开创新能源 。在学校我们可以看到太阳能热水器,充分利用了把太阳能转化为热能,这样就减少了电力的消耗,从而节省了资源 。在大戈壁,我们还可以看到风力发电站,把风能转化为电能,充分利用了大自然给予我们的一切 。从这些细节中都能体现,我们正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认识到了环境在我们心中的地位 。

在国与国之间也签订了一系列公约,这也说明了保护环境只有一个国家的努力是不行的,必须每个国家都要携起手来,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世界的人文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

马克思把人与自然看作是在实践基础上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动态整体,人与自然的联系是在具体的社会机体的发展和更替中实现的促进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进程 。作为一种全新的文明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是在人类面临人与自然的价值冲突,反思传统发展观所带来的人类生存发展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科学发展观在价值始点、价值关系、价值中介和终极价值目标上契合于马克思的自然观,在新的历史实践背景下对马克思自然观进行了创造性继承和发展,为解决人类生存和发展困境、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类社会整体和谐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