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一)
趁着这几天休息 , 我读了《静静的顿河》的梗概 。因为时间关系 , 也因为这本书实在太厚了 , 也只能读一下梗概 。
这是真正的史诗 , 真实地描写了每个生命的悲剧、痛苦和创伤 , 作品散发着强烈的有别与社会主义或所谓共产主义的人道主义气息 , 你可以感受到哥萨克的生活 , 哥萨克浪漫不羁的性格 , 他们对春种秋收的眷恋 , 他们对生与死的豁达无畏 , 他们对正教虔诚的信仰 。我非常喜欢文字里对顿河大自然风貌的描写 , 这些文字让人安静 , 让人暂时忘却了残酷生活里的死亡:黑夜里星星流着悲哀的眼泪 , 冬日的月亮 , 像战争和火灾的血红光亮一样 , 烟雾朦胧地在村庄的上空照耀着;初春的早晨 , 顿河边的树林、草地、湖泊和光秃秃的田野 , 都庄严地和静静地被粉红色霞光的火堆阳照得通红;像母亲的膨胀的乳房一样的满潮的小河里流淌着清凉的 , 像孩子的眼泪一样纯净的泉水;像缎子一样光滑的 , 绿油油的冬小麦 , 全身凝结着眼泪一样的露珠 , 像怕冷一样紧紧贴在松脆的黑土地上 , 吸着黑土地的黑色鲜血;野麻丛里 , 连续不断地发出了鹌鹑斗的咕咕叫声 , 金花鼠吱吱叫着 , 野蜂嗡嗡叫 , 被风吹动的青草沙沙响 , 云雀在流动的蜃气当中歌唱 , 远处的干枯的山沟里 , 有一挺机枪顽强地、凶狠地和沙哑地嗒嗒嗒响着 , 表示着人类确实是万物之灵 。
在这些美丽的背后是什么呢:在一个明媚的春天 , 红军李哈乔夫被俘并押送上路 , “树枝上那褐色的芽儿已经灌足了三月的甜汁;那种淡淡的、隐隐约约的香气预示着春天的繁荣 , 预示着太阳转回后生命又要开始 。“在离维奥申七俄里的地方 , 在一片荒凉的、起伏不平的沙地上 , 几个押送的哥萨克惨无人道地把他砍死了 。先是活活地挖掉了他的眼睛 , 砍掉胳膊 , 割下耳朵和鼻子 , 又在他的脸上来来回回地划了几刀 。他们解开裤子 , 一面叫骂 , 一面对着他那高大、英武、健美的身子撒起尿来 。他们对着血肉模糊的躯体骂够了 , 然后一个哥萨克踩住轻轻哆嗦的胸膛 , 踩住仰面倒在地上的身躯 , 斜砍一刀 , 把头割了下来 。”最无渲染的文字具有最强的冲击力 。
静静的顿河 , 整篇文字是那样安静、平静、冷静;就像他笔下那条静静的顿河 , 带着无限的忧郁、惆怅;流露出一丝一缕“淡淡的哀愁”;饱含着对大自然的崇拜 , 对生命的敬畏;充满了“那种对人类的痛惜心情”!葛利高里内心的伤痛和珍爱;那宁静的庄严的顿河 , 那“用哥萨克的鲜血灌溉过的”草原 , 草原上的花草树木和飞禽走兽;这一切读来令人心里不由得隐隐发颤和作痛;为相互残杀的哥萨克男人 , 为苦难中顽强生存的哥萨克女人 , 也为那永远静静地流淌 , 流向历史深处的顿河 。
推荐阅读
- 三个傻瓜读后感
- 三角地读后感400字
- 容斋随笔读后感
- 撒哈拉沙漠读后感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 三寄小读者读后感
- 日月读后感
- 三国志读后感2000字
- 撒哈拉的沙漠读后感
-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