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与罚|罪与罚读后感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国着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罪与罚》是他的一部最深刻最富于现实意义的作品,是一部催人泪下的社会悲剧,是一部发人深省的哲理小说 。他以犀利的笔触无情的剖析那个时代俄国的社会现实,深入地触及社会底层的各个角落,令人窒息的感到,走投无路就是小说的主旋律 。种种社会的原因把穷苦无告的人们逼到左右为难、进退两难的困境 。
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彼得堡的贫民区,在一座公寓的斗室中住着一个穷困的大学生拉斯科尔尼科夫 。他原本在法律系就学,但因困辍学,靠着母亲和妹妹从拮据的生活费中节省下来的钱维持生活,已经很久没有交房租了 。房东停止供食,催租甚紧 。这个时候他遇到了马尔美拉陀夫,他是个因失业而陷入绝境的人,他的长女索尼娅被迫当了街头妓女 。尼科夫听了,他不想像这样任人宰割,他想要“证明”自己是一个“不平凡的人” 。有一个心狠手辣放高利贷的老太婆,尼科夫计划着要杀了她 。一晚,他趁他一个人在家的时候,闯进老太婆的房间,将其杀死 。但是这时她的妹妹正好从外面赶来,尼科夫在慌乱之中也将其杀死 。第二天清晨,他收到传票十分恐惧,当知道是追缴欠款才松了一口气 。事发后,他病倒了,几天不省人事,后来并有所好转,但是内心却一直处于更痛苦的矛盾冲突中 。马尔梅拉多夫因车祸身亡,尼科夫将身边仅有的钱接济孤儿寡母 。律师卢仁因为没有成功娶到尼科夫的妹妹而怀恨在心,想要诬陷索尼娅偷钱,但是尼科夫揭穿了他的无耻行为,因此索尼娅十分感激他 。杀人事件之后,虽然他没有露出痕迹,他无法摆脱内心的恐惧,感到美好的感情泯灭,是比法律惩罚更严厉的良心惩罚,他意识到他自己的“实验”失败了 。他怀揣着痛苦的心情来找索尼娅,受到其宗教思想的感召,并且在索尼娅的劝说下,说出了犯罪真相和动机 。在索尼娅的劝说下,向警方自首 。他被判八年的苦役,来到了西伯利亚 。不久之后,索尼娅也来到这里和他相聚 。他们决心以忏悔的心情承受一切苦难,然后获得精神上的新生 。
书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尼科夫犯罪前后的心里描写 。他具有典型的双重人格,他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有天赋、正义感,但是同时拥有阴郁、孤僻的性格 。他在马尔美拉陀夫被撞后,看见他们连葬礼的钱也拿不出来,又拿出母亲今天刚寄来的钱送给他们一家孤儿寡母 。可是这些钱是他的母亲以养老金作抵押向别人借的,是他所有的钱了 。但他又让人捉摸不透,()他蔑视一切,有时候却非常注意细节 。正是这种双重人格之间的激烈冲突,使得他不断动摇在对自己的“理论”:做“平凡的人”还是“不平凡的人”的肯定和否定之间 。
推荐阅读
- 祝福语|与众不同的生日祝福语朋友贺词
- 工作计划|道德与法治教研组计划模板
- 工作计划|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 难忘的体罚读后感
- 名作读后感
- 鲁迅阿长与山海经读后感
- 林觉民与妻书读后感
- 乐观与悲观读后感
- 狼与鹭鸶读后感
- 老人与海欧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