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幸福读后感|《教人幸福地生活》读后感


《教人幸福地生活》一书,当在众多的书中挑选时我首先看中的是书的题目,在开始时我的理解是这本书是写了一些如何让人生活的快乐、幸福的书,在接下来的阅读中我才发现我开始的理解是错误的,这本书是从教育的角度出发写了如何在教授学生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和自己感受到幸福 。

过阅读次数,让我感觉刘畅校长的许多思想值得我们去思考、学习、运用,为了今后能够更好地领会并实行,现将阅读体会再次进行了整理:

一、什么是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成功教育、真正的素质教育?

围绕三个“真正”,书中给出的答案是:

真正的教育:应该是让孩子在取得成绩的时候不骄不傲,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不气不馁,学会客观、乐观地面对成败荣辱,为他们打下一块坚定的人生基石 。

真正的成功教育: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自主行为,只有唤起“人”自主成长意识并培养其自主成长的能力,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教育 。

真正的素质教育:比尔 。盖茨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面对这一问题,他说在幼儿园里学到了平等,学到了尊重别人,学到了谦让,学到了礼貌,学到了许多做人的准则 。因此,真正的素质教育还是做人的教育,“做人”永远是教育的重心 。

总结刘校长的三个“真正”,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自我教育、自主成长 。成人是成材的前提 。要让学生成人,首先应该从引导学生做一个健康、文明、美好的人儿做起 。从根本上说,一切的成功都是做人的成功,一切的失败都是做人的失败 。

二、教师如何保持愉快的情感体验?教师为什么要保持愉快的情感体验?

如何保持:教师要逐渐培养悦纳自我、接纳同伴、平和开放的心态 。

为何保持:知识是无限的,情感更是无价的 。教师无法传授给学生全部的知识,却可以给学生一段完整的情感,这种情感可能会成为影响学生一生的无价财富!()教师有什么样的体验就会把这种体验传递给学生 。教师具有持续的愉快的情感体验,培养出来的孩子就会形成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品质;相反,如果传递给孩子是消极负面的情感体验,孩子接受的必然是低落的、不安的情绪体验 。

三、忧思生活教育、忧思礼仪教育

作者讲到日本游学见闻时,特别提到:在日本小学,家政课与社会课占有十分重要的比重 。家政课是要教给学生们懂得起码的生活知识,如缝纫、做饭、洗衣服等 。一般来说,家政课是两节连上,一节讲基本知识,一节实践 。反思我们的学校教育和孩子表现,学校教育以知识教育为主,家庭教育关注成绩分数 。学生把时间打拼在文化知识学习上,生活教育极度匮乏,学生自理能力、生存能力和实践能力极其低下 。毫无疑问,孩子的能力缺陷所反映出来的必定是教育内容的缺乏 。旅美教育家黄全愈先生说:“保护孩子,不如保护孩子的生存能力 。”面对如此严峻问题,需要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反思、反思、再反思,忧思、忧思、再忧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