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读后感|傅雷家书读后感---先成人,后成才( 二 )
第一、对待孩子 , 不要溺爱 。如今的独生子女 , 大多都是家里重点保护对象 , 父母说不得、骂不得、打不得 , 形成他们任性、霸道、自私等性格特点 , 他们宣扬个性 , 随性而发 , 从不考虑后果 , ()复旦大学投毒案 , 仅仅因为看别人不顺眼 , 就能残害生命 , 看后不仅让人心寒 。是什么原因形成这样的性格?虽是天之骄子又能如何?
第二、对待孩子 , 不要使用家庭暴力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 , 成人的心理阴影大多来自童年的创伤 , 在18岁人格没有形成时 , 抓住关键期 , 还能修复 , 错过关键期 , 很难修复 。傅雷在家书中写道 , “孩子 , 我虐待了你 , 我永远对不起你 , 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这些念头整整一天没离开过我的头脑 , 只是不敢向你妈妈说 , 人生做错了一件事 , 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宁!真的 , 巴尔扎克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 , 不能洗刷!”看到这里 , 我对照自身 , 何尝不是用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思想 , 对待女儿 , 我认为女儿不听话 , 就打骂女儿 , 传承上辈的教养方式 , 使女儿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 , 我考虑到女儿的感受了吗?我否定、指责孩子 , 传输负面的能量 , 考虑到女儿感受了吗?我总说爱女儿 , 指责、打骂就是爱的方式吗?我们总用“爱”做自己的挡箭牌 , 殊不知自己并不懂爱 , 不懂如何为人母?谁又能说药家鑫、马加爵的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呢?
第三、对待孩子 , 像朋友般相处 。说起家书 , 我在女儿六岁时 , 经常给她写信 , 在信中倾诉感言 , 直到女儿十一岁 , 我才意识到错误 , 我总是忙自己的事情 , 很少停下脚步 , 陪伴女儿 , 我认为物质满足就是合格 , 后来发现父母不仅要做物质上的保姆 , 更要做精神上的朋友 。跟她聊聊八卦新闻 , 听她说说学校的事情 , 没事戏耍打闹 , 享受陪伴的时光 , 我们有没有想过孩子能陪我们多久?
第四、对待孩子 , 培养感恩之心 。女儿是我播种的一颗种子 , 我想任其自然成长 , 带她接触大自然、参观博物馆 , 欣赏音乐会 , 做做志愿者 , 多一些历练 , 多一些经历 , 从不同的角度 , 观察生活 , 体验生活 , 像黑幼龙先生提出慢养 , 润物细无声 , 积极渗入正向的态度 , 教育孩子具有一颗感恩的心 , 给孩子更多空间 , 学会自立、自强 , 形成一个好性格 。正如女儿在学校黑板报所写“我不是最优秀的 , 但我是最认真的” , 认真的品质会伴随她一生 , 我想女儿会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地方 , 我会慢慢减少焦虑 , 陪伴她一起走 。
推荐阅读
- 三个傻瓜读后感
- 三角地读后感400字
- 容斋随笔读后感
- 撒哈拉沙漠读后感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 三寄小读者读后感
- 日月读后感
- 三国志读后感2000字
- 撒哈拉的沙漠读后感
-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