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后感5000字|论语读后感4000字( 五 )
《论语》中也不无缺乏教人如何做人的方法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就是要以理解他人的愿望、情感作为出发点 。他人的"所欲"与"情感"存在于各自心中,如何才能准确了解呢?孔子认为,通过反省自己就可以得知 。我与他都是"人",当自己想要做什么或者希望得到什么,而这种获得可能会给他人造成不良后果的时候,自己想一想:这样的后果要是落在自己身上,是我所希望,所愿意、所想得到的吗?若不是,那么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别人也一定不想做,不想得,故不能因为满足"我"而把这种"不欲"强加于他人;若自己想得到,那么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别人也一定想做、想得 。我所做、所得,就应当做到不夺人之好,而成人之美 。这样反省自己而理解他人,就是明智的想法,明智的举动;就是以平等心、恭敬心待人、爱人;就是认真实行仁道 。
不夺人之好,不强加于人,就是行义,能管住自己,战胜自己,就是勇敢、坚强的表现 。能平等待人,卑己尊人,别人自会敬重他 。不怨天,不怨环境,也不怨他人,凡事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找办法,找力量,能如此待人接物,就是孔子所讲的"君子反求诸己 。"由自己以推及他人,因他人而节制自己,使自己的好恶喜忧之心与他人相通,与天下人相通 。天下民众忧乐皆与我心相通,这就是孔子对颜渊讲的"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
人的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感悟人生,我们有着太多的东西需要去学习,需要去借鉴 。《论语》对我们有着积极的作用,学习《论语》让我感悟出了一个精彩的人生!
推荐阅读
- 三个傻瓜读后感
- 三角地读后感400字
- 容斋随笔读后感
- 撒哈拉沙漠读后感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 三寄小读者读后感
- 日月读后感
- 三国志读后感2000字
- 撒哈拉的沙漠读后感
-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