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练笔策略|读《小学语文教师》--随文练笔之我见


江东小学 王小珍

假期里 , 我阅读了《小学语文教师》六月刊的《“随文练笔”研究专辑》 , 让我在作文练笔教学这一块中顿感明朗 , 读着读着 , 时而倍有同感 , 时而像被指引导航 , 时而灵感顿生 , 让我对“随文练笔”教学有了更宽广的了解 , 更系统的认识 。

“随文练笔”是伴随着阅读教学进程 , 引导学生巧妙利用有关阅读内容进行的一种“短平快”的写作训练 。因为随文练笔选材角度小 , 内容简短 , 贴近实际 , 紧随阅读教学 , 而且形式多样 , 丰富学生的习作色彩 , 学生负担少 , 因而在课堂中是颇受师生欢迎的一项习作训练 。但在实际教学中 , 随文练笔设计的随意性 , 练笔的时机、方法、难易度把握不当等 , 往往导致训练低效甚至无效 。如何实施有效的“随文练笔”策略 , 是我们当前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而在文本教学中找准切入点 , 是随文练笔练习有效性的重要前提与保证 。本人就学习前人的经验以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 为找准随文练笔的切入点整理及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

对于选择随文练笔的切入点 , 我们常常会有“水满汀洲 , 何处寻芳草”的困惑 , 其实在备课的时候 , 我们能够潜心会文 , 何愁天涯无芳草呢?

一、拓展文本空白处——与文本角色对话

文本是一个召唤读者参与的意义空间 。文质兼美的文章大都有让读者自由想象的空间 , 只要我们善于挖掘 , 自有一片与文本交流的空间 。如人教版十一册《草虫的村落》 , 课文的许多地方都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 可以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 , 巧设练笔的空间 。如 , “它们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 , 然后一齐欢跃地走回洞穴里去 。”“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 , 这是甲虫夫妻间爱意的流露 , 在这深情的对视中 , 作为与丈夫阔别多时的妻子的你 , 会与丈夫倾诉些什么呢?又如 , “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 , 对这庞然大物投以好奇的目光 。它们友好地交流着 , 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 。”如果你是蜥蜴 , 看着这群好奇的小甲虫们 , 你会如何向它们讲述外面的大千世界呢?它们会向你提出那些新奇有趣的问题?在这里 ,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生活体验 , 让学生那奇异的想象得到驰骋 , 加上受到作者文中童心童语的感染 , 有了作者笔下草虫的世界这个大环境的渲染 , 学生练笔的情感被激发了 , 必然又产生一幕幕生动、有趣的情景 。当然学生的语言也得到了有质量的训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