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读后感|孙子兵法读后感1500字( 二 )



2、在《军争篇》中 , 阐述了两军对垒战争的决策者一定要在战前做周密的计划 , 对战争中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做出不同的估计和安排 , 也就是说 , 要打有准备之仗 。这点对人力资源战略和规划作出了很好的诠释 , 面对日益复杂、变化加剧的外部环境 , 对团体和个人有了更高的要求 。“故善战者 , 求之于势 , 不责于人 , 故能择人而任势”其中要点在“势”而不在“人” 。人员的组织架构只是手段 , 而非目的 , 而不是被动地对下属求全责备 。它必须能因“势”的变化而变化 , 因地生宜 , 灵活运用 , 让每一位量才而用 , 恰到合适 , 掌握适度 , 发挥出作用 。这里所讲的“势”与“故兵无常势 , 水无常形 , 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 , 谓之神”(虚实篇)中所强调的“势”类似 。

3.“故杀敌者 , 怒也;取敌之利者 , 货也”(作战篇)要使军队英勇杀敌 , 就应该激发士兵同仇敌忾的士气;要想夺取敌人的物资 , 就必须借助于物质奖励 。企业若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 成为一个颇具战斗力的团队 , 就应该提倡一种“同仇敌忾”的团队精神 。正所谓“上下同欲者胜”(谋攻篇)一样的道理 。在物业工作中 , 必须重视绩效管理 , 同时辅之激励手段 , 如物质奖励、精神奖励 。随着人们对需求的不断提高 , 从生理需要慢慢上升到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 所以有时候在会上的一番表扬可能来得更有效 。这点于“夫兵形像水 , 水之形 , 避高而趋下;兵之形 , 避实而击虚”(虚实篇)中强调的“避实击虚”的效果一样 。在工作中 , 我们一定要尽量做到投其所需 , 实现激励效果 。

初读《孙子兵法》时 , 只觉得晦涩;再读《孙子兵法》时 , 脑袋有几分会思考了 , 好像是有那么回事;如今 , 又捧起《孙子兵法》一书时 , 思绪万千 , 感悟良 多。学习“孙子兵法” , 真的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与精髓 , 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 , 我们的老祖宗原来在数千年前就已认知和分析得如此确切与深透 , 使我们不得不深深感叹前人的伟大和华夏文明的精深的同时 , 多读读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文化经典 , 多读多思考 , 才能发觉其中无穷的智慧 , 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