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食指:余秀华这种农民诗人的理想是喝咖啡打P,这不可怕么?

在“脑瘫诗人”余秀华看来,打P自然也当属此列。她这番直白而出格言论,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更是被诗人食指炮轰:余秀华这种农民诗人的理想是喝咖啡打P,实在是可怕至极。这个毫不掩饰地表达自己欲望的农民女诗人,究竟为何频惹争议?诗人|食指:余秀华这种农民诗人的理想是喝咖啡打P,这不可怕么?
文章插图
农民女诗人的理想某次访谈节目中,主持人问余秀华,在她的眼中,一个理想的下午会是什么样子?“理想的下午就是这样的,”余秀华坦然地回答道:“喝咖啡咯,聊聊天咯,看看书咯,打打P咯。”她语气轻松,仿佛是在陈述一件再普通不过的闲事。节目播出后,这段袒露心声的话语迅速引起了广泛热议。对于一位公众人物,一位女诗人而言,如此单刀直入的在公众面前诉说自己的赤裸欲望,似乎让很多人感到有悖常理。针对余秀华的这番言论,诗人食指在一次活动致辞中,表达了对她的强烈批评。“一个诗人,对人类的命运、对祖国的未来,考虑都不考虑,想都不想。”他神情严肃,面带怒色,“评论界把她捧出来是什么意思?这又何谈新诗评论界的严肃呢?”诗人|食指:余秀华这种农民诗人的理想是喝咖啡打P,这不可怕么?
文章插图
诚然,食指作为诗坛巨匠,自然有批评余秀华的资格。作为上个世纪的诗坛先锋,被誉为“朦胧诗鼻祖”的他,以《相信未来》、《热爱生命》等广为流传的诗篇,慰藉了无数从十年浩劫中走出来的人们,可谓是本世纪诗坛的泰山北斗。面对余秀华这个自由抒发爱与性的农村女诗人,食指怒斥道:“从农村出来的诗人,把农民生活的痛苦,以及对小康生活的向往,提都不提,统统忘得一干二净。这不可怕吗?”最后,他总结道:“今天严肃地谈论这个问题,是强调对历史负责。不对历史负责,就会被历史嘲弄。”然而,在这段铿锵有力的致辞背后,我们似乎嗅到了狂飙突进年代里的荒谬意味。食指的措辞与神态,让他仿若一个带着红袖章的居委会大妈,令观者瞠目结舌。诗人|食指:余秀华这种农民诗人的理想是喝咖啡打P,这不可怕么?
文章插图
从这份带有集体抒情时代的历史痕迹的发言稿中,我们不难推断,食指应该并未读过多少余秀华的诗。事实上,大多数人都只是听闻过余秀华的大名,而并未细细读过她写的诗。世人为余秀华贴的标签,也不外乎《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农民女诗人、脑瘫诗人之类。“我首先是一个女人。”对于大众赋予她的“诗人”身份,余秀华这样解释,“其次是一位农民。最后是一位诗人。”被食指抨击的余秀华,作为当代中国农民诗人的代表,为何总是处于舆论的漩涡中心?在她的诗句背后,潜藏着怎样一个粗粝而野性的灵魂?诗人|食指:余秀华这种农民诗人的理想是喝咖啡打P,这不可怕么?
文章插图
摇摇晃晃的人生15年年初,一首《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走红网络,获得百万点击量。余秀华的成名,并不是蓄谋已久的炒作。从她笔下流淌出的诗歌,看似自我,情绪,充满情欲,将生活的细微与浓浓爱意,巧妙而温柔地融合在一起,却又无时无刻不透露着几丝哀怨。这与余秀华的人生经历不无关联:生来的残疾,家暴的丈夫,清贫的农村生活。因出生时缺氧,余秀华带着脑瘫降临到人间。嘴角歪斜、口齿不清的她,高中毕业后便赋闲在家。19岁时,在父母的包办下,余秀华嫁给了一个与她毫无精神共鸣的男人。这二十年来,余秀华从未感受过爱情的温暖,这对于内心世界极为丰富的她而言,与酷刑无异。诗人|食指:余秀华这种农民诗人的理想是喝咖啡打P,这不可怕么?
文章插图
于是,对爱情的渴望,成为了余秀华诗歌创作中无法绕开的母题。1998年,余秀华写下了她的第一首诗《印痕》。2009年,她正式开始走上创作之路,书写的一首首诗歌,多是关于爱情、亲情、生活感悟,以及她的残疾,和无法摆脱的封闭农村。如果没有那首诗的突然走红,如今的余秀华,仍然是田间地头的一个农妇,日日与无话可谈的丈夫枯灯对坐。即使是在这种境遇下,余秀华仍未放弃手中的纸笔,她依然热爱诗歌,执着于用细腻的文字记叙生活,渴望着她注定无法得到的一切。面对诗人食指的大肆斥责,余秀华这样回应:“食指先生说我不提‘农民生活的痛苦’……可是,我从来不觉得农民生活是痛苦的啊。”在余秀华看来,人们向往田园生活,凭什么又鄙薄它?这寥寥数语,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诗人|食指:余秀华这种农民诗人的理想是喝咖啡打P,这不可怕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