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读书笔记|《我的北韩童年》读书笔记( 二 )



全书中让我最感悲伤的是,在饥荒中人们为了生存怎样的没有尊严 。原先,饥饿是一种折磨,过了这个阶段後,你几乎变得毫无感觉 。你逐渐麻木,习惯身上散发的恶臭,以及感染湿疹层层剥落的皮肤 。当你肚子空空的时候,对其他人甚至是家人的不幸,根本就漠不关心 。你的胃变成比良心重要一千倍以上,你无情地抢夺食物,甚至可以为此杀人 。姜赫的父亲曾经因为潜逃中国在返回北韩的路上被抓捕而坐牢,他的几位狱友因为吃人肉而被捕,有父亲吃女儿的,有男人去诱拐出外找寻食物的妇女将之杀害煮食拿给自己的母亲与儿子吃的,甚至还有人把刚死没多久的人脑用注射器吸出,因为可以变卖 。

以上诸多情节,是我从未想过的,但有些场景直至今时今日的此地,仍有若干情节是如此若合符节!

到了南韩的姜赫,是否就找到了天堂呢?情况似乎不是如此,他提到了在南韩受到怎样的歧视,他要如何努力的掩饰自己北韩的口音,就怕身分曝光 。()他也提到他所有的朋友都是脱北者,而有些脱北者因为对南韩社会的适应不良而自杀或沉沦 。然而因为从小营养不良导致的身体矮小使得脱北者很容易被看出来,南韩虽然接受了这些脱北者,却没有给予一个公平、自在的生活空间… 而这让我不禁同时想起台湾与大陆 。在台湾有许多外劳,靠着他们许多台湾人不愿意做的劳力苦工得以继续运作,大量的外劳即便台湾政府有诸多照顾政策,但生活中的孤独、疏离难保日後不会爆发!同样的,许多农村来到大城市打工的大陆农民工,在看到城市生活的富庶繁荣,难免产生相对剥夺感 。当人们恣意的对其歧视,造成的怨恨最後还是有可能回应到我们自己身上,歧视,这种人类劣根性我们又怎麽能让其无道德的蔓延?

台湾人因为幸福太久了,而忘了对大陆人感同身受的理解 。有人会将幸福单纯解读为物质,对於幸福二字又过度简单解读为一种优势,这是对我用此语的误读 。我说台湾人幸福太久是指在台湾社会由於发展年分较早,市场规则与环境较为稳定,社会制度较为公平与开放,在这样社会中的人们会逐渐忘记当年是怎麽苦过来的,这种以为与生具来的美好,会使得人们忽视某些他人痛苦的感觉,这种忽视在弱势的那一方就会简单的视之为歧视,加上彼此社会制度的不同,以自身状态揣测对方的结果就会产生各种误解 。

甚麽是天堂?对於姜赫这群脱北者而言,我不知道南韩算不算得上天堂?不过姜赫跟他的朋友们仍然会做着被潜送回北韩的噩梦,甚至是拿着机关枪扫射那里的人,而他与朋友自成体系隔绝於南韩社会的状态,恐怕更多面临着得到自由後却仍然是次等公民的悲凉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经常受到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而显得困难,以自身为起点的思考,注定了人与人之间必然有误解,无论是基督教的天堂,还是佛教的极乐世界,分别念是不存在的,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爱 。然若今天我们把每个他人都当成自己所爱那般的宽容与理解,那麽又怎会有脱北者、农民工、外劳这些群体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