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全球版|《一只iPhone的全球之旅》读后感( 二 )
台资企业往往倾向于形成一个产业集群,大部分零部件都可以就近供应,例如围绕苏州的长三角和围绕深圳的珠三角;并且分工十分细致,许多企业善于只加工一小道工序,并有一套独到的成本、质量控制方法 。
而一提起台商,富士康是绕不开的话题,“世界代工之王”的称号介于盛誉和毁誉之间 。苹果把所有的iPhone、iPad均交给富士康代工,让老板郭台铭赚得盆满钵盈,但是“跳楼事件”也让他焦头烂额 。当然,富士康所面临的“内迁”等问题,也是其它代工厂绕不开的话题 。
台湾企业近30多年的发展,正印证了另一位着名企业家宏基电脑创始人施振荣先生所创的“微笑曲线”理论:在代表产业链的曲线中,价值最丰厚的区域集中在价值链的两端——“研发”和“市场” 。而纵观台商,除了宏基和HTC略有起色外,其它大部分仍然在“微笑曲线”的谷底苦苦挣扎,虽然也有相互“抢单”“窝里斗”的因素,但其根本原因仍在于对“研发”和“市场”的投入不足!
2、韩国
韩国企业生产了iPhone的屏幕、处理器、内存、电池等主要零部件,按照一贯思维,他们甚至认为iPhone应该是“韩国手机”,幸亏乔布斯不是韩国后裔 。
韩国的产业形态与台资企业有着“天壤之别”,尤其以三星为甚,例如,它囊括了研发、元器件、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尤其是在整个IT产业的上游关键零部件 。无论是闪存、显示屏、微处理器,还是电池,三星都拥有独立的核心技术 。世界上很少有一家手机企业能够像三星这样占据几乎全部的核心技术 。
而这一切,其实得来不易,除了韩国政府“举全国之力”的大力扶植之外,三星在研发上的投入和毅力确实无人能及,例如,在NAND Flash的研发上,宁可忍受长达10年的亏损,也要持续投入研发,甚至在金融危机中也不中断 。
3、日本
日本经济已经连续低迷了20多年,被戏称为“失去的20年”,昔日“如日中天”的Sony、松下、日立、东芝等品牌日渐式微,被后来居上的三星、LG等取而代之,仿佛日本经济的身影已经淡出了世界的视线 。但事实上,来自日本的重要零部件甚至占到了一只iPhone成本的1/3,以此来证明日本经济的存在和实力 。日本仍然在半导体产业、电子零部件产业、LED产业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那些总部位于京都、倾向于与高校产学联合研发的企业 。
至于曾经在移动互联网领域领先世界的日本,为什么发明不出一只iPhone这个问题?作者也在书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全球化浪潮的今天,真正成功的企业都处于一个开放的平台之上 。如果想高效、低成本地研发创新型产品,就必须适应这个平台 。而日本企业封闭式的开发方式,与今天技术开发的全球化浪潮是背道相驰的!另外,日本手机厂商多年来一直强调在某一个具体模块上进行技术化开发,而很少去提出整套的解决方案 。还有,日本运营商对手机行业过于强烈的控制也是手机厂商创新的一大障碍!
推荐阅读
- 祝福语|生日快乐祝福语搞笑版
- 祝福语|结婚祝福语英文版浪漫短语
- 祝福语|结婚祝福语英文版短语
-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英文版
-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英文版
- 白鲸读后感英文版
-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英文版
- 傲慢与偏见英文版读后感
-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英语版
- 茶花女读后感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