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离不开读书笔记|《断舍离》读书笔记
前言:
自己是一个非常不善于、不喜欢整理的人,尤其是衣服、鞋子之类,往往是衣柜了塞满了衣服,要从中找出一件合适的衣服很困难的时候,我才想起整理衣服,最多就是把衣服重新收拾一下,裤子放一栏,衬衣放一栏等,这样收拾,但是没过几天,衣柜就又乱七八糟,塞得满满的 。对于这件事我很是头疼 。《断舍离》这本书就是教人怎样整理物品的,整理物品的同时也是整理自己的内心 。
《断舍离》简介:
作者:山下英子
“断舍离”是由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提出的人生整理观念 。所谓断舍离,就是透过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整理心中的混沌,让人生舒适的行动技术 。换句话说,就是利用收拾家里的杂物来整理內心的废物,让人生转而开心的方法 。其中,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 ,舍=舍弃多余的废物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 。
断舍离非常简单,只需要以自己而不是物品为主角,去思考什么东西最适合现在的自己 。只要是不符合这两个标准的东西,就立即淘汰或是送人 。
通过学习和实践断舍离,人们将重新审视自己与物品的关系, 从关注物品转换为关注自我——我需不需要,一旦开始思考,并致力于将身边所有“不需要、不适合、不舒服”的东西替换为“需要、适合、舒服”的东西,就能让环境变得清爽,也会由此改善心灵环境,从外在到内在,彻底焕然一新 。
书摘:
断=不买、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
舍=处理掉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
离=舍弃对物质的迷恋,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 。
断舍离的主角并不是物品,而是自己,而时间轴永远都是现在 。选择物品的窍门,不是“能不能用”,而是“我要不要用”,这一点必须铭刻在心 。
人最大的罪是不快乐——歌德
“断”和“舍”都需要doing,也就是行动,action 。不断重复doing之后,就能抵达感觉的世界,也就是达到being的状态 。行动是与思考同时进行的,可从思考的状态转移到感觉的状态,扔掉家里的一件垃圾,这个简单的动作就能磨砺你的内在的感应力和智慧 。
自己与物品的关系:物品要用才有价值 。物品在此时、当下,应该出现在需要它的地方 。物品处于恰当的位置,才能展现美感 。断舍离的目标,就是让整个社会上的物品都能各得其所 。
灰尘与杂物代表停滞运和腐朽运,扔掉不用的东西、还在用却不喜欢的东西和充满怀念所以扔不掉的东西,就能消除停滞运和腐朽运 。
将与物品的关系比作人际关系,了解当下的含义,只选择死党,也就是只选择真正必需,而且自己又喜欢的东西 。
要记住,能够让“总有一天”、“迟早”付诸实现的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物品是一面能映照出真实的自己的镜子,直面物品,就是直面真实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