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离不开读书笔记|《断舍离》读书笔记( 二 )
一切从扔东西开始,扔的时候要说“对不起”和“谢谢”,把东西送给别人时,要说“请收下”,不能说“给你” 。
扔不掉就是不想扔 。有些东西虽然“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可却还扔不掉,一直留在家里,理由就是执念 。从实质上来讲,它们已经是垃圾了 。
利用七、五、一的总量限制原则,打造充裕的空间 。看不见的收纳空间只能放满七成,看得见的收纳空间只放五成,装饰性的收纳空间只放一层 。
通过限制总量,更加严格地筛选出自己喜欢的物品,自然而然地提升了品味 。
打造物品外观形态的两大原则:只需一个动作原则(靠一个动作就能完成,比如拿掉容器的盖子);自立、自由、自在法则(收纳时让物品“立起来”,物品的摆放要便于选择,立不起来的东西要卷起来,自在地方) 。
我们的直觉可以分成阴性直觉和阳性直觉两种,简单来说,阴性直觉就是异样感 。其实没必要消除这种异样感,如果能够意识到让自己感到异样的原因,因此而卸下包袱,或是对此有所领悟,那么久不会徒增多余的压力了 。把“啊,好碍事”这种异样感否定掉的思维方式,就像是清除掉附着在直觉这根管道上铁锈一样 。因为直觉原本已经告诉我们“应该消除掉”的存在了,所以只有在除掉那个“碍事”的东西的时候,”这个应该买“这种阳性直觉才会像灵光乍现般来到你的身边 。如果有东西让你感到碍事,即使只是一瞬之间觉得碍事,也要在发现的当时就把它们一一击破 。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 。
在断舍离的过程中,“更加看不见的世界”,也可以叫它神的领域,或是叫它未知的伟大,或是叫它集体无意识会跑来支援自己,从而影响到看得见的世界 。
如果能够认为一切物品都是向地球借来的,就能自然而然地涌出感谢与敬畏之情 。一切有形的东西都是虚幻的,我们的心也是不断变化的 。尽情地享受与物品难能可贵的短暂相遇,这一定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幸福本身 。当缘尽了,就潇洒地放手 。不仅对物品,对一切的一切都能做到这样,这就是断舍离的愿望 。
心得:
物品是一面能够映照出真实自己的镜子,直面物品就是直面真实的自己 。有的女性买了许多质地优良,高档精致的衣裙,却一直将其放在衣柜里,只穿劣质廉价的衣服,也许在她的心里觉得自己不配穿这么好的衣服,或者自己不值得拥有这些好衣服 。在条件允许下,一个人试着使用高于自己形象的物品,可以提高潜意识里的自我形象,从而达成真正的提升自己,获得改变和自信 。
看完书后,我把自己的居所彻底整理了一番,收拾出来一大包不穿的衣服,打算寄回家 。整理完后,看到干净整洁的居所,心情清爽的好起来 。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