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聊聊职场读后感|《不懂项目管理,还敢拼职场》读后感( 二 )



一是三点估算法:基于计划评审技术的时间规划法 。公式是:预估时间=(最悲观的时间+4*最可能的时间+最乐观的时间)/6

二是乐观估算法:公式是预估时间=最乐观的时间*1.5。以应付各种意外发生 。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管知不知道WBS这个概念,遇到重要任务总会自发或被动的用到一些项目管理的手段或技巧,从这本书中学到的,是更加清晰明确的概念和框架,从而更加容易自觉地使用这种提高效能的工具 。

三、合理分工,各司其责

以前我在工作中,特别是多部门合作完成业务的时候,总是遇到一些烦心事,比如工作分工不明导致互相推诿啦,比如职责不明导致乱插手或事情掉空挡里面了等等 ,记得10年前遇到过一次大型调研任务,涉及十几个单位,地跨2个省四五个城市上千人的数据,就是因为分工不够细,责任不够明确,三个部门两个主要负责领导各说各话,弄的下面的人也无所适从,然后层层卸磨,最后几乎所有工作压给我这个刚刚大学毕业,没有任何经验的傻小子身上了,整整一个星期没黑没白才勉强过关,个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了 。因此见到书中介绍有种RACI矩阵专门明确团队职责,细分工作任务的,不由眼前一亮!

RACI矩阵(或RASCI)是一种明确项目进程中人员责任和权限的图表,其具体含义英文缩写为RASCI 。

· 谁负责(R = Responsible),即负责执行任务的角色,他/她具体负责操控项目、解决问题 。

· 谁批准(A = Accountable),即对任务负全责的角色,只有经他/她同意或签署之后,项目才能得以进行 。

· 谁支持(S = Supportive),即提供信息资源,辅助执行任务的人员 。

· 咨询谁(C = Consulted),拥有完成项目所需的信息或能力的人员 。

· 通知谁 (I =Informed),即应及时被通知结果的人员,却不必向他/她咨询、征求意见 。

具体步骤是:

1. 在RACI表的左侧列出整个项目的所有任务和流程节点 。

2. 在RACI表的上方明确整个项目中所有角色 。

3. 在单元格内辨析每个任务中的RACI角色(这个任务谁负责、谁批准、谁支持、咨询谁、通知谁)

4. 原则上每行(具体任务)中有且只有一个“R”角色(方便问责,减少推诿) 。

5. 若某个任务流程出现两个R角色,则对该任务流程进行再分解,直到只有一个R出现为止 。

6. 若某个任务流程找不到“R”角色,这时总负责人重新挑选、任命一人担任“R” 。

作者说RACI矩阵是一个让N个和尚抬水吃的矩阵,可以明确职责,也可以平衡工作量,我对此深以为然 。

四、风险分析的力量

日本人有句话叫做胜ちを考える前に负けを考えよう 。意思是“未虑胜,先虑败”,中文翻译可能“未雨绸缪”更加贴切,在项目管理中,有个风险分析算得上同义词 。风险管理主要分四个部分: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应对计划和风险控制 。在受领任务的时候考虑一下打提前量,或者狡兔三窟是十分必要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