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哈佛家训有感|读<阅读哈佛>有感
读<阅读哈佛>有感
能够成为《阅读哈佛》的第一批读者,我感到非常荣幸,同时也感到很幸运 。正像作者说的,在听完一堂哈佛的课后,他被震撼了,甚至感到一点儿自卑 。我同样的被震撼着,当然在被震撼的同时,我如饥似渴地大量的汲取书中的养分 。
哈佛在我心中是一座丰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多少年来我无法走进她那神秘的世界,今天随着作者的娓娓道来,我似乎也走进了哈佛的椭圆式的阶梯教室的课堂,走进了那有四百年历史充满传奇故事的威德纳图书馆,也有幸聆听了史蒂夫教授的精彩的课程 。
哈佛无疑是迄今为止一座含金量最高的金矿,而把这座金矿挖出来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本书的作者 。如果一定要从这座金矿中选出两块金子展现的话,我选择下面的两句话来概括:第一是勇敢的迎接压力和挑战,如果屡败就屡战,直到胜利 。第二是要有更高的境界和远见卓识,追求的不是个人的成功,而是要为全人类服务 。
哈佛的学生为什么那么优秀?难道是因为世界上最优秀的人都去了哈佛吗?即便是优秀的人去了哈佛,那么哈佛如何甄别出优秀的人呢?什么样的人是哈佛认可的优秀人才呢?高分?特立独行?多才多艺?究竟是什么样的特质,使这些幸运儿最终在百里挑一中被哈佛选中?
哈佛大学为什么那么优秀?是哈佛董事会英明?是历任校长领导有方?是哈佛人才济济?是哈佛科学的教学体系?哈佛在她那神秘的光环后面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东西,让哈佛的美誉和影响力经久不衰?作者从哈佛的建立,哈佛的成长历史,哈佛的校长,哈佛的校训,哈佛的教育机制,哈佛的教学方法,哈佛的课程设置,哈佛的教授,哈佛的学生等多个角度,配合以详实的资料,全方位的解读了这个核心问题,当我一口气读完这部包含着海量信息及哈佛智慧的经典之作掩卷而思时,我想我找到了一些答案,但我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揣摩去消化 。
我曾先后在国家机关,央企,民企工作并担任高管,创办企业,就读北大EMBA,足迹遍及五大洲40多个国家,经验阅历也算是有一些了,但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如果我面对哈佛毕业生,面对哈佛MBA毕业生,我能有几分胜算?我明确的感觉到,我的胜算只有1% 。他们太优秀了,还没有走出校门就在众多知名且实战经验丰富的教授的带领下认真剖析了800多个实际案例,聆听了众多世界顶级人物的演讲,并且在常人无法承受的压力下在短期内完成了常人无法完成的课程和实践,面对这样的人,我们敢说我们有胜算吗?
在美国出访期间,一个偶然的机会,作者书中提到的露西参加了我们的一个谈判,我们的客户是剑桥毕业的,露西参加的是我们的第二次谈判,在赴约的路上,我们只用了几分钟时间大致告诉了露西我们第一次谈的是什么内容,这次要谈什么 。说实话,那个客户有点儿傲气或者说有点儿不太客气 。露西的出现在我们的谈判团队后,很快的就彻底改变了这一切 。露西的思路非常清晰敏捷,语言无懈可击,不温不火,问题却是一个接着一个,对方似乎只有招架之力了,对方遇到了对手,立刻有一种崇敬的姿态,显得彬彬有礼热情有加了 。
推荐阅读
- 三个傻瓜读后感
- 三角地读后感400字
- 容斋随笔读后感
- 撒哈拉沙漠读后感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 三寄小读者读后感
- 日月读后感
- 三国志读后感2000字
- 撒哈拉的沙漠读后感
-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