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天读后感|余华《第七天》读后感1000字
余华《第七天》读后感
很久没逛书店,上周与同学慕名前往北大东门的万圣书园买书,听到一个中国美女给一个外国人推荐余华的《活着》,顺便说了一下《第七天》这本书,说还没来得及看,不知道好不好 。那是第一次听说《第七天》这本书 。然后,根据虹膜理论,走到哪里似乎都能听到《第七天》这本书,当代小说、文学理论专题这样的课上都有提到,怀着好奇的心,放下手中卡夫卡《城堡》,到网上下载了电子版的 。
不得不说主角的身份让我想起了初中看的一本儿童故事《天蓝色的彼岸》,都是灵魂,找寻着人间的遗迹,但是作为一本儿童读物,《天蓝色的彼岸》更多的是描写美好的天堂和人间的温暖,而余华的《第七天》与其说描写的是人间,不如说描写的是地狱 。很多指责余华这部作品的人都说这只是微博上热点事件的集合,但是我在想,任何一个不是生活在当代中国,不是亲眼看到这些报道,参与这些讨论的人都会觉得这些事件不可思议 。再有想象力的编剧都难写出这么多可笑可叹的情节 。只是余华用一种比较极端的方式——所有的事都集中在了杨飞的身边——这是很多人不能接受的 。(w w w . f w s i r . c o m)我们每个人都活得这么平凡,就算遇到一两件这样的事是可能的,但是所有的悲剧都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时候就太戏剧了 。但是,正是这种荒诞的戏剧性,才是具震撼力 。
我一边阅读,一边将《第七天》中的事件桩桩件件的和现实中的事件对上号,我发现对于很多事,我都有过评论,但是评论之后呢,愤怒、无奈,然后将目光转向另一件让我愤怒无奈的事情上 。好像我每件事情都参与了,但是,有什么用呢?这样的事情仍是层出不穷 。
对这本书的指责的人很多,但是我还是选择了翻开这本书,并且我很庆幸自己没有受到其他人评价的影响,静静的看着这个“微博段子”大集锦 。因为是以一个死人的视角写的,当然开篇就和身后大事联系上来,死不起,死后的排场、等级……一边骂着荒唐,一边又悲哀的想到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事情,于是我就在这一边骂一边感慨的心情中看着这本 。我是感性的人,看到杨金彪为了杨飞所作的牺牲,甚至最后为了不拖累杨飞选择离家出走,我落泪了 。其他事情都离我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杨家父子这样的悲剧在我的身边的的确确是发生了的 。邻居家的爷爷查出罹患食道癌,在80岁的生日当晚用一个麻绳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不管这本书的内容是什么,总之记录了我们这个社会的光怪陆离 。小说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当我们读到他的时候,回想起那些事件,还能给我们警醒 。而微博的更新速度太快,我们的视线很容易被转移 。
推荐阅读
- 工作计划|五年级英语教学工作计划第二学期范文
- 工作计划|大班老师工作计划第一学期范文
- 工作计划|大班班务工作计划第二学期范文
- 工作计划|小班家长工作计划第二学期范文
- 工作计划|中班第二学期个人计划
- 工作计划|九年级第一学期班级工作计划初中范文
- 工作计划|小学综合教研组工作计划第二学期范文
- 工作计划|幼儿园第一学期园务工作计划表范文
- 工作计划|2022三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第一学期范文
- 工作计划|2022一年级教学工作计划第二学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