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山学校|夏山学校读后感


本文由沙龙实验班甜辰妈妈写于《夏山学校》读书会之后,字里行间深刻的阅读感悟以及与日常实践和正面管教的密切结合,让人很受启发,非常享受这种阅读、分享、感受的过程 。

初读A.S.尼尔的《夏山学校》,觉得与早年读的《窗边的小豆豆》颇有异曲同工之处,只是夏山有着浓浓的西方文化色彩,而小豆豆所在的巴学园是日本人创办的,更适用于东方文化 。

说起夏山,每读一个章节就认同感倍增,感触最深的就是养育孩子和家长的问题这两个章节 。尽管有些地方可能并不适用于国内,但是这样的剖析却是一语中的,让我默默自省 。

书中一直强调自由这个词,这个词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是如此的匮乏 。现在我们都知道不自由的人往往都很焦虑自卑,心理上都有这样那样的障碍,无法获得真正坦然的快乐 。然而,尽管我们正是在这样不自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但是在为人父母后,却在一边纠结着教育方法,一边又不自觉地用我们曾经承受过的不自由的方式来强权压迫我们自己的孩子 。这让我想到了“以爱的名义行伤害之实”这句话,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因为不自由的成长而带来的各种恐惧,使我们心中晦涩渐渐生出恨意,只是这种恨意也因为不自由而压抑着,不会时时冒头,只在累积到无法承受之时才爆发出来 。每每爆发的宣泄途径可能各有不同,然而对孩子发脾气似乎是很多家长都会使用的途径之一 。

好吧,在读完夏山后,我也不得不很艰难地承认,我的不自由禁锢了我自己,还试图禁锢我的孩子,我也将我因不自由的种种愤恨和恐惧,在情绪不能自我控制的时候,寻到了由头而发泄到了孩子的身上 。这让我羞愧不已 。尽管接触和学习正面管教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但是来路自省,不自由的父母,因为没有体会过自由,往往也无法很好地分辨自由与纵容的区别,也许在创造自由的环境的过程中困难重重,但是这也不妨碍我们在教育的路途上探索和犯错 。只要我们心中有爱,披荆斩棘也是可以做到的 。

回过头来说夏山这本书,自己读,有自己的感悟,读书会上大家热烈讨论后,又有了新的视角和更深入的领悟 。

上学VS不上学

这个话题让我想到甜辰即将幼儿园毕业,进入学前班,继而进入小学的事情 。沙龙的妈妈们也都心有戚戚焉 。

国内的教育环境、求学制度等等,让我无比焦虑 。虽然无法改变环境和制度,但是怎么积极应对不如意是每个人一生都需要面对和解决的 。于是原本就对学前班摇摆不定的我,产生了一个念头,是不是应该放弃学前班?选择高压的学前班,会不会成为我为甜辰擅自决定人生的第二个错误选择?回想起第一个错误选择,真是让我愧疚不已,也可能真的会让我懊悔终生 。甜辰年龄不够算提前入学,所以小班升中班的时候,学校给出了选择——继续小班或者升班 。我因为小班老师对甜辰的评价,产生了虚荣和贪念,选择了升班 。然而这个错误给甜辰带来了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每一天每一天,都让我自责不已 。现在想来,那些所谓择校、入学的各种压力其实都是为了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而找的最堂皇的借口 。这些只是我们因着关于名利关于虚荣关于所谓自尊心的种种杂念而产生的不安和恐惧炮制的枷锁,我们被这种枷锁禁锢了半辈子,现在我们自己又去炮制一个,自以为是地把所谓的最好的条件(诸如名校)强加给孩子,要他们“上进”要他们用分数一争高下,最终成为一个不会读书的读书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