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笔记|《山居笔记》读后感


不知是否怀着一股不羁的叛逆,在老师疯狂强调阅读书目时竟也看起了 “闲书” 。这是余秋雨的《山居笔记》,匆匆阅读之余,也忽的有了意外的收获 。

我也长在大山里,余秋雨一般带着对大山深深的情感 。余先生对大山的感情一言难却,所以一路寻到了承德山庄 。我想也只有如此静谧的地方,才容得下他满腹的才情 。

他写道:《一个王朝的背影》 。如此伤感的意境却也写得万分的轻松 。仿佛他真只是来往的游人,游走在历史的刀刃上 。一点闪失也没有,稳稳的如同散步 。

历代清帝王在承德避暑,也为此处打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如果一个王朝的背影华华丽丽,没有一分惭愧 。大概人们一定会骂开声吧——这是很小很小便埋下的种子,清朝该死!竟输尽了江山!

但最后,历史的暗角里什么也没有了,一切荣华都散了 。却是一个极好的藏身之处,也是一个极好的收容之所 。——藏着谁?小人 。

是的,小人 。


跟随余秋雨,我走进了清朝的历史,那破败王朝的背影,看到历代流放者那凄凉落寞的生活,感慨人生无常,谁又能抵挡的了那些事故变迁呢?苏东坡的突围,让我感慨哪个朝代对于大师的埋没,想到历代大师都经历的摧残,想到我们国人嫉妒品质的劣迹其实由来已久,其实根深蒂固,早已化为血液里一丝我们不远承认的遗传 。

《愧抱山西》则描述了一代晋商的发家成名史,让我对山西有了一番新的认识,敬佩山西晋商的精名能干,敬佩他们的审时度势,敬佩他们的种种 。正是这些优秀品质,使得一代晋商在异乡的土地上扎根发芽,开花结果,遍地的分号,无不诉说着这个人群的智慧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当一切都发生变化之后,山西晋商似乎一夜蒸发 。他们的颓然落幕,是战争纷乱的影响,也是时代前进的必然 。但是,他们留下的在山西的总票号,却还在向世人昭示着这里昔日的繁华,即便是见惯世面的人们,也会为这里的富贵大气所震撼 。相必,若是山西晋商的风范尚存,山西晋商的经商之道尚存,我国商业文化,必然又是一番新天地 。当然,当今的温、浙、广的商人已经遍布全国,支撑着经济的繁荣,但他们比起山西晋商,缺少了厚道,更缺少了长远的眼光 。

余秋雨带我们到他的家乡余姚走了一番,那个不甚出名的地方,是他心疼永远的记忆,也是永远的痛 。“少小离家”,却“老不能回”,即便回去,也未踏进家乡的土地,也没有迎接的亲朋好友了,回去也是一片寂然,除非顶着名人的称号,官员的接洽显得热闹些罢了 。落叶归根的观念,怕是难以实现 。越是难以实现,越成为心底里那柔软的痛,越是思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