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梦想读后感|《我的教育梦想》读后感
在平常教学中 , 经常听到一些老师在议论课本 , 更多时候是在埋怨课本某部分内容编写得太难不好 , 难以执行 , 教完后学生不易理解等 。但埋怨归埋怨 , 尽管课本中某些内容的编写“不合心意” , 他们仍然按着课本的顺序、内容去教学 , 从不敢想 , 更不敢去变通课本 。依然“照书请客” , 绝对虔诚的课本执行者 。
叶老说过 ,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嘛!然而 , 在教学中 , 一些教师却不是用教材当“例子” , 当“凭借” , 而是过多的分析、讲解、灌输 , 硬生生把一门充满生气和灵性的语文课 , 搞成沉闷、单调、乏味、枯燥的样子 。
那种深入钻研教材 , 精心预设挖陷井 , 重知识训练 , 对整个教学过程了然于胸 , 上起课来从容不迫 , 教学程序按部就班 , 课堂上波澜不惊 , 教学思维没有跳出教材本位框框的“教”教材的公式化的教学是多么难受啊 。
对着这本厚厚的语文书 , 有种窒息的感觉 , 用它真是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 。今天 , 咱----决定----放弃----语文书 。
我总是想 , 我不要语文书 , 我会带上一张当日的报纸与杂志 , 向学生推荐一些美文 , 一起来学 , 学生兴趣昂然 , 群情激奋 , 人人陶醉 。或和学生谈谈国内外的大事啊等等 , 开阔开阔眼界 , 课堂内外到处都是语文 , 讲着讲着 , 常常会发现正讲在兴头上 , 学生听的正高兴 , 下课时间却到了……
我总是想 , 我不要语文书 , 我让我的学生去浏览一丰富的网页 , (本文出自范文网)看看曹操墓 , 品品三国 , 聊聊诸葛 。放开眼光看看 , 世界因为网络的出现 , 已经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一目十行 , 快速反应”的阅读已经更为引人注目了 。我们现在还是死守着传统来教学语文 , 那真是跳不出语文了 。时代的发展给我们语文老师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 。
我总是想 , 我不要语文书 , 我会和学生一道去阶梯教室观看一部感人的电影 。到《赤壁》怀古 , 遥想公瑾当年 , 感触一代枭雄风流与倜傥 。电影里面有着人性最原始的剖析 , 爱恨情愁贪怨嗔痴 , 国家兴亡侠骨柔肠 , 交错纵横中 , 我们可以让学生看到人性百态 , 看到生命的苦痛与无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