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灵洒满阳光|让心灵洒满阳光读后感( 二 )



陈老师告诉了我们,每一个学生都是“天才”,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即使是让我们头疼的“后进生”,他们捣蛋的行为背后掩盖着内心的脆弱,他们是及其敏感的,因此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怀,打开心扉之后的他们往往都能表现出脱胎换骨般“天才“的一面,他们交到了新的朋友,得到了老师家长的肯定,对未来也更加充满希望 。陈老师在书中就向我们展示了好几个例子,而这些学生都对陈老师用言语、用行动表达了无尽的感激之情 。

看完这本书后,内心的复杂难以言喻 。对陈老师的敬佩是真心实意的,但我也许永远无法做到像陈老师这样将自己的整颗心都奉献给学生,“给我一个班级,我就心满意足了!”这是陈老师的内心真实写照,他在书中写到“自从校长同意我担任班主任的那天开始,我自感是天底下最幸福地人,我将把我的整个心灵都献给我最可爱的学生,至死不渝” 。那我呢?我对我的学生是怎样的感情?我爱我的学生,这是毋庸置疑的,为他们操心,看到他们上课不认真就会生气,考试成绩好就会高兴,但却无法达到陈老师对学生的爱 。

陈老师认为对学生的爱应从包容开始 。

包容缺点,放大优点 。有位哲人说过: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瀚无比 。作为老师,我们在赏识学生的优点的同时需要包容学生的缺点,如果我们一味的批评会使学生变得逆反 。

还有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从前有个渔夫出海捕鱼,从海里捞到一颗大珍珠 。这颗珍珠晶莹圆润,渔夫爱不释手 。但美中不足的是,珍珠上面有个小黑点 。渔夫想,如果能把小黑点去掉,珍珠完美无瑕,就会成为无价之宝 。于是他开始耐心的剥剔黑点 。可是去掉一层,黑点依然存在;再去掉一层,黑点还是存在;再去掉一层……最后终于去掉了,不过令人惋惜的是,这颗硕大的珍珠也已不复存在 。这也告诉我们,学生或多或少都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黑点,我们教师为何苦苦追求着学生那种“白璧无瑕”的完美境界 。殊不知,最精华的部分,其实掩盖在内 。

包容是感化和尊重,而不是纵容 。包容不是纵然,不是无原则的放任自由,它是一种默默等待 。老师应用包容的方式去教育犯错的学生,当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的时候,老师的尊重和包容往往比呵斥、讽刺更能感化学生,让学生幡然醒悟 。因为,唤醒心灵的,从来不是鞭笞,而是爱 。多一分包容,少一分责备 。

要包容的下那些特别的学生 。“特别”的学生指的是学习后进生、行为极端生 。这类学生往往让人头疼,家长急,老师也急 。但是我们要思考,为什么他们会有这样那样的行为?书中记载了一位教育家的话“孩子的反叛,往往应为教育者批评太多,而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状态,一个教育者达到了一种较好的状态之后,随意说说,就是最好的教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