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读后感|读后感怎样写撰写要求( 二 )


(1)处理好“读”和“感”的关系 , 做到“读”“感”结合 。“读”是基础 , “感”是延伸(结果) , “感”从“读”中来 。所以首先要读懂原作 , 理清文章思路 , 正确理解原作内容 , 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只有读懂原作 , 才能真有所“感” 。万不可在对原作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就随便发表感想 。
(2)处理好“思”和“感”的关系 , 做到由“思”到“感” 。“思” , 即认真分析、深入思考 。“思”是“感”的酝酿过程 , 是“感”的深化手段 , 有了“思” , 才有可能使“感”既紧扣原作 , 又能联系现实 , 做到观点明确、深刻感人 。所以 , 写读后感除了“读”以外 , 一定要作思考 , 即从原文中的人和事联系到自己所历所见的、与书中相近相似或者相反相对的人和事 , 阐明自已赞成书中的什么、反对些什么 , 从而把自已的感想抒发出来 , 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理论化 。总之 , 只有“思”得深入 , 才能“感”得深刻 , 不至于天马行空、任意发挥 。
(3)“感”要凸显重点 , 切忌面面俱到 。读后感(或读书随笔)的重点应落在“感”上 。“感”必须写得集中 。读完一篇(部)作品,会有很多感想和体会 , 但不能把它们都写出来 。读后感是写感受最深的一点 , 不要“感”得太多、太杂 。这就要求我们对自己诸多的感想和体会加以分析提炼 , 从中选择确有话可说的一点(或者几点)来写 , 尽量避免东扯西拉、泛泛而谈、中心散乱的弊病 。
(4)“感”要真实独到 , 要具有超越性 。读后感中的“感”不是矫揉造作地拼凑所谓的“感受” 。一是要避免公式化的写作 , 即上半篇介绍文章内容 , 下半篇对照自己联系实际来个自我批评 , 最后再来写上几句空洞的保证 。二是要避免用大量的篇幅复述或引用原作原句 , 而忽视了对“感想”的抒发 , 将读后感写成了“内容介绍” 。三是要有独到的见解 , 将对现实生活有一定意义、有价值的原作的内核挖掘、阐述出来 。四是要具有超越性 , 即所谓源于文本、超越文本 , 甚至超越自我 。
(5)“感”的表现手法要自然 。从表现手法上看 , 读后感多用夹叙夹议 , 必要时借助抒情的方法 。叙述是联系实际、摆事实 。论是谈感想、讲道理 。抒情是表达读后的激情 。叙述的语言要概括简洁 , 议论要准确 , 抒情要集中 。三者要交融一体,切忌空话、大话套话、口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