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双十读书心得|《书中岁月》读书心得( 三 )


“读史使人明智 , 读诗使人灵秀 , 数学使人周密 , 科学使人深刻 , 伦理学使人庄重 , 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培根的话 , 是要我们能领悟读书的各种妙处 。或许各种书籍的内在有许多相通处 , 兼容并蓄 , 才可显示书的魅力 , 读书人身上就有博大、精深之气息 。曾经有个人说最会写作的 , 应该是数学学得最好的人 。我前面提到的王小波就是其人 , 我记得他是留美的理工科大学生 , 文革期间在农村插队时 , 读完一本厚厚的高等代数 , 在那样黑暗的年代 。他在镜子上用蓝色钢笔演算习题 , 把镜子都写蓝了 。他说那是那么美好的岁月!
今天我希望我们还有的许多美好岁月 , 可以有一些与读书有关!读《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 , 一昼夜只有24小时》有感
江桂枝
一直没来得及读《给教师的建议》一书 , 原因是没有时间 , 大大小小的活动、比赛、备课、上课、听课、笔记、听讲座 , 还有其他大量的无效劳动 , 让我一直在抱怨没有自己的时间 。“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带着这样的问题我开始了阅读……
《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 , 一昼夜只有24小时》 , 一位教师的一句话使我感触深刻 , 他说:对每一节课 , 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 。读到这里 , 我不禁想:教师的时间都用来备课和上课 , 那家务要做吗?孩子要教育吗?必须的人际交往需要吗?……顿时我认为这位教师说的话是假的 。
然而当我耐心地读了下文后 , 认识找到了共鸣之处 。原来那位教师说的备课其实就是每天进行不断地读书 , 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 。其实现今的教学中 , 我也常常感到过无知的困惑 。“老师 , 这句诗是谁写的?”“老师 , 这种现象怎么解释?””东海渔歌是哪里的故事?“有时我会被学生那突如其来的问题问倒 。所以不管是专业知识也好 , 教学理论也好 , 都应该是我发自内心的需求 。今后我要多抽空读读各种书籍 , 使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些基础知识成为我知识海洋里的沧海一粟 , 而不是全部 。
时间对于很多人来说或许代表着金钱 , 意味着生命 , 可是我想 , 对于教师来讲 , 时间代表的应该是全部的学生 , 和他们的每一次进步 , 每一个创举 。
不管今后我的时间有多紧 , 我愿为学生多留一些 。
——读《爱的教育》有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