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漫话|《教育漫话》读后感( 二 )


三、“智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能力,使之掌握正确的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
写了体育和德育之后,作者最后才写到智育 。他认为德行和智慧比学问重要得多,前二者有助于学问,而徒有学问但无德行与智慧则反而无用 。不要把读书当成一种任务强迫儿童去学,而要把读书当作一种游戏、消遣、光荣快乐的事情或对良好表现的奖励,孩子们就会自己要求学习的 。在智育方面,作者的主要观点有:
1、小孩子的好奇心应该小心地加以鼓励 。因为好奇心是一种求知欲,对事物好奇的孩子才会善于思考,爱动脑筋 。
2、要重视儿童的兴趣 。因为儿童兴致好的时候,学习效率要好两三倍 。当儿童没有立意去做那件事情时,父母或老师就应该少就他去做 。有些喜爱读书、写字、画画的人,在某些时候对于书、字、画也会感到无味,如果那时他再勉强自己去弄,结果只能把自己弄疲惫,甚至对原本感兴趣的东西失去原有的兴趣 。
3、儿童的时间应该用在获得一些对于他们日后长大成人有用的事物上,即强调教育的实用性 。我们的孩子不可能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一切事物,所以最大的精力应该用在学习最需要的事情上 。他们在世上最需用、最常用的事物,也就是最应当所追求的事物 。
《教育漫话》给了我莫大的启示:教育过程中要充满对学生的爱和尊重,维护他们的自尊心 。在他们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在他们需要鼓励时投去赞许的目光 。我相信他们终会因尊重而成人,会因为教师的宽容有度和耐心呵护,在感知后感动,在感动后明理,从而培植起不断进取的动力 。我们要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要有自己的个性,主要靠自己在实践中去摸索、研究、从而在原有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思路 。一名话,实践—总结—再实践 。从而达到理想的要求 。
读后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