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喂出来有感|读《优秀是教出来的》有感

路漫漫其修远兮
——读《优秀是教出来的》有感
黄秀开
清明将至 , 天雨绵绵 , 笼罩着小书店外宁静的街道 , 趁着躲雨之际 , 浏览着“新鲜”的课外读物 , 《优秀是教出来的》夺入眼球 , “优秀怎么是教出来的”如此“歧义”的句子 , 身为一名教师的我 , 老毛病起犯(见到病句必挑) , 好奇心和好胜心让我“弱水三千 , 独取一瓢” 。
绝无生搬硬套先贤哲人的陈词滥调 , 作者罗恩•克拉克的序言犹如一股清泉涌入我心(不可随风逝去):“我感到很幸运 , 因为我能为孩子们工作 , 能直接获取第一手资料 , 从而把这55条规矩发展成今天这个样子 。他们是我儿时成长经历的一种延伸 , 同时加进了我对生活的体会 , 以及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认为有必要添加的内容 。”平实、自然、流畅的笔调道出了作者的独特见解 , 我仿佛遇见一位老朋友 , 或者是一名可以解读彼此的知己 。
细细品味罗恩先生撰写的十几则小故事后 , 更让我觉得自己的教育事业路漫漫其修远兮 。优秀在不同时期的定义 , 难道不都是在强调着优秀的背后所要付出的心力吗?
尊重孩子 , 让孩子从尊重中学会关心——“与大人应对 , 要有礼貌 , 有分寸”、“ 与人互动 , 眼睛要看着对方的眼睛”、“ 见到每个老师 , 都要说某某老师好”、“ 尊重别人的发言与想法”……联想起平日自己的学生们 , 班主任的我真的不难发现 , 学生若是本班的 , 孩子们会主动打招呼 , 而非本班的学生跟我打招呼的几乎很少 , 见了都像“耗子见猫”——能躲绝不遇上 , 即使遇上也飞快溜过 , 学生对老师尚且如此 , 对学校的后勤工作人员主动打招呼的画面就更少见到 , 更何况对校外的陌生长辈们了!这正反应了我们对孩子们观察的疏忽 , 如果我们能对孩子们给予更多的细心 , 了解他们的习性 , 及时教育他们“中国历代都是礼仪之邦” , 教育他们不单书本上作业本上写着 , 更要有生活中的“赴之于行动” , 教育他们相互尊重 , 彼此关爱 , 那么相信这些孩子们能体会到有礼貌所带来的愉悦 , 校园也会充满更多欢声笑语 。
宽容孩子 , 让孩子从宽容中学会自爱——“同学受罚的时候 , 不要看着他”“别人碰到你 , 不管有没有错 , 都要说声对不起”、“ 要乐观 , 要享受人生”、“ 从错误中学习 , 继续向前迈进”…… 记得书上有这样一个例子 , “就说亚龙吧 , 他破坏了记录以后……好 , 那我就让全班同学重重地刺激他 , 我看见他们用眼睛瞪他 , 在午餐的时候责备他……” , “无论是批评还是表扬学生 , 我都尽量采用简洁的方法 。我不愿意为了批评或表扬学生而去画表格、贴小旗、挂五星等 , 这只会弄得手忙脚乱……”这真实地解决了教育学生时遇到的难题 , 特别在现今新制度的实施中 , 我们往往被许多东西所牵制 , 对犯错的学生不敢惩罚了 , 生怕伤及他们的自尊心 , 甚至几句严厉的批评也不允许 , 而对每个学生攒写一大摞评价档案 。老师费时费力 , 写鉴定 , 搞评语 , 而往往对孩子们还是缺乏实际性的关爱 , 以后我要真正做到关爱班中的每一位学生 , 在最需要的时候轻拍他们的肩膀 , 在最快乐的时候和他们分享 , 见证他们的点滴成长 , 赢得他们的更多信任 , 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 , 把教育根植于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