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读书心得|浅谈我的读书心得和读书方法( 二 )



自古大成者必不离书 , 而大气之人也必出口成章 , 字字珠玑 , 这些都是通过长期的读书积累起来的 , 郭沫若说“读书不在三更鼓 , 功只怕一曝十寒” 。读书贵在坚持 , 贵在有恒心 , 这个是很重要的读书态度 , 但是读书也要得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面摄取得更多 。下面也就读书方法来说说自己的心得 。

第一 , 读书不挑书 。正如要使身体营养均衡就不要挑食 , 挑食之人必定脸如菜色——即使他从来不吃青菜 。古人开卷有益 , 证明每本书必定有它的营养价值所在的 , 如果我们拿到一本书连书本目录都没看就贸贸然认为此书没什么价值而扔到一边了 , 那么很可能就浪费了一本好书 。但是去到图书馆看到四周都是书总也不能全部都读完吧 , 所以首先读书一定要注重速度 。读书一个重要的窍门就是一目十行或者双目二十行 , 书一打开就要迅速找到重要的部分 , 要抓住关键字 。除了很少一部分的作家能做到字字珠玑行行经典外 , 大部分作家其实都是在总结或者传达一个大家都深谙熟悉的词语 , 然后为了烘托那个关键词语而进行大段大段的映衬式描述 , 绕了一大圈又兜路回来 , 绕得好就是意识流 , 绕得不好就是流水账码字数骗稿费 。其次 , 选择书需要有判断力需要智慧 。一本书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书的装订好不好 , 作者是谁 , 是否认识 , 作者一向的价值立场是什么等等 , 这些选择性的判断也很能左右一本书到底能不能给自己带来某种程度的益处 , 如果花太多时间去钻研那些同自己价值观冲突很大的 , 作者也是一个超级庸才的人 , 那么再继续深入阅读大可不必 。以前我很喜欢周末去泡图书馆 , 每次去图书馆首先拿十本书在桌面 , 然后每本书迅速阅读三十页 , 三十页后如果还不能看出感觉的话才会将该书枪毙掉放回原处 , 如果三十页后觉得书还不错就会借阅回去花一两周左右去认真研读 。我觉得这样读书才能涉猎得更广 , 接触的学识范围也更宽 。苏轼说自己识遍天下字 , 读尽人间书 , 其实不然 , 他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看完天下的所有书 , 但是他眼睛看到的书肯定比一般人都多 , 只是很多庸书被他淘汰掉了 , 剩下的好书他都刻苦研读 。我比较喜欢东方朔说的“学习三冬 , 文史足用” , 利用三年的时间找出好书认真研读 , 足够自己用很长时间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