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情备忘录|《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二 )
当然 , 所有问题的出题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必然 , 不断完善也是一个必然 , 但是这需要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 , 在这个过程中可能还会出现其它问题 。正如《国情备忘录》所启示我们的 , 这些问题的实质概括起来就是各种关系的“失衡” 。虽然我们近期对此类问题已经着手加以解决 , 但许多方面仍未扭转 , 甚至还有恶化的趋势 。这些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现代化进程的突出问题 , 应该说是由发展水平和一系列体制机制共同造成的 , 有的也是部分改革举措不当引起的 , 因而也都需要我们在艰苦奋斗、促进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改革的目标 , 校正改革的方向 , 加大改革的力度、拓宽改革的广度、延展改革的深度 。如果不继续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革 , 不进一步扩大开放 , 一味地放任这些问题的自然演进 , 就会导致我们发展方向的迷失 , 甚至连已经取得的成就也会丧失 。从而也根本谈不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 , 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宏愿 。
在《国情备忘录》中 , 对普通国民来说 , 最关注与关心的还是就业、住房、医疗及养老问题 。就业意味着收入保证这是民生之本 , 而住房、医疗及养老则是民生之必须 。金融危机的影响 , 房价的持续走高 , 医改的断断续续共同使这些问题难上加难 。当前对于这些问题 , 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有些地方我们是能做出改变的 , 只要我们的政府适当的加大对市场和经济的宏观调控力度 , 正确的运用好手中的政治政策和经济手段 。
中国房价上涨过快 , 是多种因素共同发力的结果 。政府对‘房地产业是支柱产业’的定位 , 使得房地产业得到多方的政策支持 , 为获利 , 地方政府放任房价上涨 , 甚至房产低迷时 , 还出台种种救市政策”那么现在高房价是该得到足够的重视了 , 中国房地产市场需要“刮骨疗毒” 。只有死掉一批、查处一批、转行一批 , 让房地产行业不再“很黑很暴利” , 让房回归理性 , 使“居者有其屋” , 才是老百姓最大的福音 。
经济危机后 , 我们反复提出要刺激居民消费 , 然而如今昂贵的房价 , 日益升高的医疗卫生 , 再加上这买啥啥贵 , 卖啥啥贱的年代 , 刺激居民消费便成了天方夜谭 , 中国基本上是一个生产和储蓄的国家 , 高额度的储蓄是人民对政府没有信心的一种表现 , 或者是公共政策缺失的反应 。至于就业 , 就不得不提及企业问题 。国有垄断企业的嫌贫爱富 , 难以给中小企业、个人、农民融资 , 从而造成了企业的两极分化 。肥得流油的垄断国企与朝不保夕的私企并存 , 同时 , 垄断国企对私人企业产生了挤出效应 , 特别是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中 , 我国“国进民退” , 担负着全国70%就业任务的民企风雨飘摇 , 城市工人、农民工的工资与就业越来越陷入困境 , 普通老百姓如何能够致富?我们又如何提高消费呢?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