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简史|《时间简史》读后感
《时间简史》读后感
浩瀚的宇宙、神秘的地球 , 以及那些目前为止人类尚不足以弄明白的事物总是像磁铁般地吸引着有着强烈好奇心的人们 。无论是年少的还是年长的 , 人们总是去不断的学习 , 为的是能更好地了解我们周围的各种事物 。身为二十一世纪新一代的青年 , 我们有责任也更有义务去学习、了解、研究我们所处的环境 。为此出于强烈的好奇心 , 利用暑假难得的机会我认真地读了霍金先生写的《时间简史》一书 , 读完之后掩卷长思 , 细细的领略其中的哲理 , 让人耳目一新 。
《时间简史》的重点就是概述黑洞和宇宙奇点大爆炸理论 , 它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开始一步一步的探讨 , 补充了广义相对论中的一些不足 。作者认为宇宙是从一个密度、时空曲率无限大的奇点通过大爆炸而开始的 , 在大爆炸中 , 物质的温度非常高 。在随后过去的一秒钟中 , 宇宙的温度急剧下降 , 下降到大约100亿摄氏度 , 于此同时也在不断地膨胀 , 就使得正电子和反电子(带正电荷的电子)互相碰撞以此湮灭 , 并释放出大量光粒子 , 来维护宇宙的平衡 。到了后来 , 得以有强力的作用从而使物质不断聚拢 , 聚拢 , 这就形成了古老的星球和星际物质 。我们的地球 , 也是通过这样的物质聚拢才形成的 。
而书中的另一伟大成就是对黑洞的研究 , 黑洞最开始是爱因斯坦在《相对论》一书中作出的一个预测 , 他假设如果存在一空间的曲率非常大 , 物体的逃逸速度非常快 , 快到连光也不能逃离这样的空间 。那么这样的空间可以称之为“黑洞” 。但他认为既然连光也不能逃离黑洞 , 那么我们也无法观测到它 , 它名副其实是一个非常黑的洞 。但霍金结合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量子理论后提出:黑洞其实不“黑” , 它可以放射出正反粒子 , 而且它还有这很高的温度 。正因为它放射出的正反粒子互相湮灭了 , 所以我们很难观测到它 。黑洞以极高的速度放射能量 , 当能量耗尽时则会向宇宙大爆炸那样从一个奇点发生强烈的爆炸 , 并在宇宙中消亡 。
如果我们可以时间旅行 , 我们回到过去的时间 。因为空间和时间是连续的 , 过去的空间和过去的时间已经成为现在的空间和现在的时间 , 我们也就是回到了现在 。这有意义吗 , 我们从现在回到现在?我无法想象我们过去的某一时刻的时间和空间仍然在某个地方以某种形式存在 , 它们明显已延续成了现在 。如果它们以某种形式存在的话 , 那意味着每一个时刻都象照片一样静止 , 并且是绝对静止在一个地方 。这是错误的 。我还没有想说时间旅行不可能 , 只是想假设空间和时间的速度比光快 。时间的速度是个什么概念 , 这似乎象水里燃烧的火一样无法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