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震撼|中国震撼读后感( 二 )



再来看人均情况 。如果按照纳税收入来比,中国人均收入很低,世界排名很靠后,甚至落后于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菲律宾、泰国这些国家 。但中国的情况实际上是人为偏低,因为中国人的很多收入是没有计入纳税收入的,我们和其他国家不在一个同等可比较的范围内 。深圳农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表面上看,他们几乎没有收入,但在深圳人人都知道当地农民非常富裕,有好几套房子在出租,这些却都没纳入收入统计 。这样比就显然不对了 。

应该比什么呢?应该比家庭净资产,即家庭总资产减去负债 。这么一比,我们可以发现中国沿海板块的家庭净资产不比美国家庭差 。去年的统计,美国中位家庭净资产约合60~70万人民币,而中国沿海板块家庭比这高多了,甚至城镇也跟这差不多 。当然,美国有过度消费、过度借债的问题,而中国人很勤奋、很省钱 。但即便这样,也是可比的 。美国次贷,就是信用低、还债能力低也给你贷款,而在中国则绝对不给你贷,当首付涨到3成甚至5成时,楼价却都不跌,这是解释为什么中国沿海房价高的原因之一 。这其中很多疑问需要解开,否则房地产从业者都没有自信了 。

两个板块间的互通与流动

中国同时存在着一个“准发达板块”和“发展中板块”,这使得中国的未来更有前途,因为“准发达板块”和“发展中板块”之间有人口流动 。中国每年新参加工作的人口中,仅包括大学和高中毕业的知识青年就将近1300万人,这相当于一个欧洲中等国家比如捷克的人口 。而由于中国人有着共同的文化和语言,又减少了这种流动性的障碍 。再加上高铁的四横四纵,连起整个中国,使得中国的未来有很多可能性 。

如果是一个小国家,例如瑞士以手表为主要产业,如果手表卖不动,国家就有可能出现问题 。而中国有很大的腹地,像是现在“准发达板块”的生产成本高了,便可向“发展中板块”转移,富士康、TCL这类企业正在进行这种转移 。中国的沿海“发达板块”带动内陆“发展中板块”,两个板块之间的互动推动中国城市化进一步加强,决定了中国的未来 。

这就是中国的情况,不能简单地去跟其他国家做比较,要不然无法弄懂中国房地产市场 。研究中国问题要有国际视野,但又不能简单套用西方的语言模式和话语体系,这有利于目前中国解决自身问题 。

注解:购买力平价: Purchasing Power Parity,简称PPP,又称相对购买力指标,是一种根据各国不同的价格水平计算出来的货币之间的等值系数,使我们能够在经济学上对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进行合理比较 。现行的货币汇率对于比较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将会产生误导,购买力平价汇率对于比较不同国家之间的生活水平较精准 。

推荐阅读